這週末緊鑼密鼓的參加了兩場餐酒會,感恩松尾神的加持!但一時半刻實在難以消化完整的品飲心得,卻很想先聊聊昨晚參加餐酒會時,與友人們及老師聊到日本酒發展的歷史,在下十分同意我們真真確確地正在目睹日本酒經歷蛻變新生,一個承先啓後的時代。

手邊剛好有本 Dancyu 日本酒合本*講到近代發展,就循這篇報導的脈絡,來跟大家分享近五十年來日本酒的發展趨勢。50~60年代是戰後高度經濟成長的時代,當時流行的酒款是辛口的男酒,旨味濃厚,比如早期的「劍菱」、「菊正宗」,在這經濟飛躍的這十年中,日本酒佔有率不像現在被進口酒類飲料瓜分了大半,它曾經是家家戶戶每晚圍在大黑柱下必備的品項。

在這時期比較重要的兩件事為日本酒級別制度的建立,也就是用特級、一級、二級,來將日本酒分級(這種分級法 92年已廢止);還有酒造開始標榜「生一本」的釀造方式,意指使用「單一酒藏釀造的純米酒」, 酒藏間不協力釀酒或是混合不同酒造出品的酒再出售,在當時蓬勃繁榮但稍嫌混亂的市場狀態,「生一本」三個字曾被認為是安全與品質的保證。




70〜80 年代經濟成長趨緩,在這期間除了確認「本釀造」制度(添加酒精重量不得超過米重的10%),對於「地酒」的興起也有一段滿有趣的推論, 根據文中所述,70年代因為舉辦大阪萬博使鐵路交通旅行活躍起來,再加上國鐵支持製作了一部旅遊節目「 DISCOVER JAPAN」* (ディスカバー・ジャパン) 帶起了個人旅遊風潮並使女性旅遊者增加,因此連帶使得地方上的「地酒」受到注目,使東京開始有專設販賣地酒的店家,其實在下也是第一次看見這個說法,覺得格外有趣。






到了90 年代,「藏元杜氏」的數量開始增加,有別以往酒造「藏元」是經營者,「杜氏」為釀造者的傳統,老杜氏的退休與教育制度的改變,出現越來越多經營者身兼釀造者的現象,最為人所知的就是高木酒造的第15代高木顕統,擁有東京農大釀造科系畢業的背景,在1993年以24歲青年之姿成為藏元杜氏,隔年即推出「十四代 本丸」,時光匆匆,現在十四代幾乎可以說清酒逸品的代稱,「秘伝玉返 十四代 本丸 1.8L」在樂天的價格都在 25000 日幣左右。


千禧年則是日本酒國際化的開端,漸漸在世界舞台上展露頭角,2002年時,獺祭首次輸入台灣,隔年才輸入美國;2006 年釀人九平次以「Domaine Neuf 」(九號酒莊)之名,打入巴黎米其林三星餐廳;2007 年世界最大酒類競賽 IWC 增設了SAKE 部門,日本酒出現各式各樣不同於傳統的行銷模式,新穎的釀造實驗,充滿花果與酸味的酒款紛紛出現。



在這半世紀的發展中,個人覺得最令人玩味的現象是 50年前,日本酒演變出了象徵品質與防偽的「生一本」,這種單一酒藏的純米釀造形式影響深遠也蔚為風氣;然而到了 50年後的今天,相當受歡迎的新銳酒造團體卻開始進行共同釀造的實驗。秋田縣的 NEXT5 從 2010 年起每年都推出合力釀造的酒款*,由各家提供不同的水源、酵母、釀造擔當等來打造一支代表 NEXT5 的銘柄,而且相當受到市場歡迎,每年都是限定推出並且很快搶購一空!在每個時代背景中需求與供給的趨勢都不盡相同,只能說這大概就是「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道理吧(笑)。


註*
1. Dancyu 是日本以生活美食報導為主的雜誌,日本酒合本收錄了從2009年以來的報導精華,彙整成書出版

2. DISCOVER JAPAN: https://youtu.be/LmVVocTbe_0

3. 後話,日本國稅廳對「生一本」的定義是「單一製造場釀造的純米酒」,若只是以地理位置而言,不以酒藏擔當劃分,Next5 若把所有原料跟釀造者都規範在同一個位置作業的話,是不是也能被分為生一本呢?(被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