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的吉田酒藏 — 認識手取川,從天才廚師飯藏開始
在書櫃翻出這本老漫畫,是日本2002年初版的作品,裡頭曾經提到石川縣的這家吉田酒造,講「手取川」可能更多人知道。
整體故事線是描述一名經營舊貨店的年輕老闆,廚藝精湛能把平凡食材化為美味,女人緣也非常好,原作者為了在漫畫中加入了釀酒這段劇情,特別到石川縣的手取川取材。事實上,2015 年推出的知名的募資清酒紀錄片 「The birth of Sake」的故事也是以手取川作為背景,是間故事性非常強的酒造。
值得一提,手取川在這幾年的轉變非常有趣,早年手取川給在下的印象一向濃醇,需要搭配棋逢對手的食材才能帶出更美好的經驗,正如漫畫中所述去搭配加賀豐富的海產,像是口感滑稠滋味錯綜的魚精巢。
酒質風格或許跟人口結構也有關係,石川縣勞力型人口較多,勞動後往往想喝甘醇強烈的口感,反而不愛俐落淡麗,因此石川許多地酒都屬於厚重的原物料風格,同屬石川縣的奧能登白菊、農口,酒體也多來紮實。
然而,自從現在的小老闆吉田泰之逐漸接管經營後,為濃醇酒質加入許多新元素,雖然質地仍屬厚實,但酸度、果香與米質香氣變得更新鮮,跳脫米糠類型稍帶陳舊感的原物料風格,手取川甚至在「石川門」這款中發展出非常討喜的微氣泡感,成為適合單飲的銘柄。
上週有幸為一群牙醫師們介紹日本酒,在5-6支課堂銘柄中,這支口感豐富帶著微氣泡的手取川石川門也獲得在場牙醫師們公認最愛。
接班本不易,能在固有系統中作出成績更加困難,需要前代願意放手,業界前輩指導包容,新進夥伴也要積極學習,傳承是在許多綜合條件下達成的目標。
喝著手取川時,我常常想到這些事。
原文出自愛上日本酒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