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Liqour

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時刻:一夜宿醉,早晨醒來頭痛欲裂,胃翻江倒海,整個人像被卡車輾過。這時,有人會遞上一杯啤酒或 Bloody Mary,說:「來,喝點這個會好一點。」這種「用酒解酒」的概念,英文裡有個非常經典的說法:hair of the dog。

Hair of the Dog 昨晚喝太多?那就再喝一點吧

這句話其實源自中世紀的一種奇特療法。據說如果被狗咬了,取一撮那隻狗的毛敷在傷口上,就能防止感染。雖然現代醫學早已否定這種做法,但這個比喻卻完美轉化為宿醉解方的隱喻「以毒攻毒」。你昨晚是被酒欺負了,今天就再來點小酒治療它。聽起來有點荒謬,卻也有那麼點道理?

龜之井酒造 Superくどき上手 純米大吟醸 改良信交

豐富吟釀果香,清爽不膩

原來是自古以來的神奇療法

Hair of the dog 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臘時期,當時的醫學概念中就有「以類解類」的原則。到了西元一千五百年左右,這句話已廣見於英國文學作品中,用來暗指以再飲一杯酒來「治療」昨日酩酊後的宿醉。

儘管現代人可能會戲稱這是心理作用,但對許多人來說,「宿醉時再來一杯」更像是一種儀式感。

白糸酒造 170 週年紀念酒 酒の七福神 Ft. 花之香產土 布袋尊 禮盒版

白糸酒造與日本全國七間酒造共同合作,推出「酒的七福神」企劃

再喝一杯,真的有效嗎?

學術界對這件事的態度可以說是「嗯……不完全否定,但也不太推薦」。

有理論認為,宿醉其實是身體輕微的戒斷反應,再喝一點酒可以短暫緩解這種不適。但更常見的解釋是:酒精中的乙醇會抑制甲醇代謝,而甲醇代謝後的產物才是讓人宿醉的元兇之一。所以,喝一點酒的確可能延遲宿醉的爆發……但只是延遲而已,並不是解決。

而且如果每天早上都靠這一杯「解酒酒」醒過來,那問題恐怕已經不是宿醉,而是酒精依賴了。


吉田酒造 手取川 吉田蔵u Night & Dance 純米大吟釀

香氣以白花、青蘋果、柑橘等果香為主

從英語俚語到全球通俗語言

hair of the dog 的觀念遍佈世界各地,在不同語言中皆可找到近似的概念:

在日本,被稱作「迎え酒(むかえざけ)」。
韓國稱之為「해장술(haejangsul)」,意即「解酲酒」。
中文則常說「回魂酒」,意指讓靈魂歸位的酒。
德語中甚至有「Konterbier」(反制啤酒)或「Reparatur-Seidl」(修復酒)等說法。
法語中則用「soigner le mal par le mal」(以毒攻毒)來形容。


石塚酒造 HIMENOI 白麴 ricula

豐富酸味與香甜米香的完美融合

回魂酒成為搖滾樂靈感

這句話不只在醫學或語言學上有趣,還影響了流行文化。1975 年,蘇格蘭搖滾樂團 Nazareth 發行了他們的代表作《Hair of the Dog》。裡面的主打歌副歌唱到:“Now you’re messing with a son of a b**ch”。當時唱片公司不敢讓他們直接用這句話當專輯名稱,才改用更隱喻的「Hair of the Dog」。這首歌後來被 Guns N’ Roses 翻唱,也成為搖滾迷耳熟能詳的經典。

酒醒之後,再醒一次?

Hair of the dog 不只是古老的迷信或俚語,它更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人類對醉意與清醒之間的掙扎。

當然,它不是真的解藥,也不是鼓勵大家酗酒。但在這樣的說法與行為中,我們看到的,其實是人與酒之間那種又愛又恨的關係。

所以下次當你再度宿醉時,記得這句話的由來,也許會讓你笑出來。然後,喝點水、多休息,別真的把狗毛當萬靈丹喔。


今西酒造 三諸杉 木桶菩提酛 奈奈露

菩提酛特有的優雅酸味緩緩延伸,勾勒深邃層次感,尾韻輕盈俐落

責任編輯:潘昱嘉
核稿編輯: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