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本酒造 在京都已擁有兩百多年歷史,酒造主體最知名的建築由赤煉瓦構成,相當雄偉而美麗,高聳磚紅的煙囪佇立在伏見地區,自成一格,這棟特別的建築是大正11年 (1922年)才蓋的,也就是約莫在台灣的日治時期,目前這棟建築被日本政府列為文化上的「近代化產業遺產」。
眾所週知筆者對於澤屋系列有相當的偏好,先前曾拜讀過一篇由作家本田直之先生採訪松本日出彥先生的文章,裡頭透露了許多日出彥先生接手酒造前後的故事,因此運用惡勢力請教了日文高手,在此與大家分享這篇報導採訪的大意。
松本酒造的業績約莫在40年前達到巔峰,原來的知名的銘柄有「桃之滴」「日出盛」等等,但後來或許是因為日本國內飲酒風氣的變化,業績開始慢慢下滑,狀況都不是很理想,直到10年前由松本日出彥和哥哥接手後才開始開拓新市場。從2007年開始由日出彥先開始推行產品「澤屋まつもと守破離」,於是松本酒造的銘柄開始重新在一般市場中打出知名度。
日出彥先生高中時參加的是橄欖球社,據悉該社社員們都以「日本第一」為目標,在這樣的態度與環境中成長,也影響了日出彥先生往後對許多事物想法。後來因為在打橄欖球的時候骨折,運動傷害使他無法再繼續這項運動,所以高中畢業後他便至關東地區念大學,大學時期認識了音樂上很厲害的前輩,也成為一名職業的DJ,當時是很認真的想去經營 DJ 事業的,父親也願意支持他,所以他去參加了經紀公司選拔,遺憾的是他雖然非常努力,卻沒有入選,讓他相當沮喪,但日出彥先生同時也表示當時跟很多一流音樂人競爭讓他學到許多。
失敗後他沮喪了很多天,也思考著是否回去繼承家業,雖然那時剛好是日本酒的泡沫期,但想想他對日本酒的確蠻有愛,所以決定從最基本的釀酒做起。所以大學畢業後又進入農業短大就讀,學習釀酒基礎,開始接觸到與老家大量生產不同的精緻日本酒。
農業短大畢業後日出彥先生開始找工作,他打給24間他喝過最好喝的酒造,找尋學習機會,唯一成功的只有一家「釀人九平次」。 當時在萬乘酒造受到的訓練非常嚴格、工作量很大,常常被挑剔做的不夠好這些事情,讓他磨練出體力及跟以前完全不同的想法,他認為,師傅的鍛鍊是他現在最為寶貴的財產。釀人九平次也讓他感受到釀酒精髓是要走出自己的方向。釀酒的環境和團隊合作都很重要,大家集思廣益也可以想出很多點子。
日出彥先生總共在在萬乘釀造修業了10年,所以回到老家時,他便想改變當時的經營模式,當時松本日出彥先生的父親,松本保博先生給了他一個的建議,保博社長說:「在釀酒現場一開始不要開口,看清楚現在的問題再說」。所以他花了兩年觀察酒造問題並且改善。
當時松本酒造的問題是如同工業生產般的大量製造,導致品質低落,所以在觀察兩年後他付諸行動了,他將不需要的設備全部丟掉,會影響酒藏濕度的冷氣也關掉,這對老員工而言這是天翻地覆的改變,於是員工紛紛求去,本來的8個員工只剩4人,業績持續下降。
當時業界的酒,大多是為了得到競賽金賞而努力,但那個時候他們決定不追求這個方向,其實這種想法在當時非常少見。大部分的人想要的都是質地香醇、可以單喝的日本酒,但松本酒造不想做這種酒。在各方面的考慮下,他們決定把目標定在不需太香、太甜,低酒精濃度的酒,可以配合最質樸的京都料理昆布湯;而色香味俱全的料理,也只需要配上最純淨的酒就可以了。他們開始尋找原料米,將酒的品質一點一滴提升。
在銷售上的轉戾點是在約莫 5 年前的販酒活動中,他們得到萬乘釀造九平治先生的肯定,接著東京 3 大酒店之一的「長谷川酒店」也去拜訪,使他們在銷售上有了重大突破。
閱畢這篇採訪內容時其實心裡感覺相當五味雜陳,你說一個人這輩子能有多少個十年,從高中的橄欖球受傷,到DJ 生涯的挫敗,再進入農業短大,在萬乘釀造修業了10 年回到老家,推出澤屋系列後又是另一個 10 年,澤屋這個品牌接下來會怎麼變化,會不會大紅大紫?或許還未成定數,但品飲著這平易近人的澤屋時,心中對澤屋的誕生與背後的努力卻懷著無比的敬意。
原文刊於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