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黑糖燒酎之日喔!一起喝一杯吧
在日本燒酎世界裡,有一款帶著南島陽光與黑糖氣息的蒸餾酒,只有在奄美群島才能合法釀造,那就是「黑糖燒酎」。它不只是地區限定的傳統酒,更是一段從泡盛、戰火、美軍統治到法規解禁的文化縮影,是一種帶著歷史、智慧與韌性的味道。
黑糖燒酎是什麼?
黑糖燒酎是以黑糖(來自甘蔗)與米麴為原料,經過單式蒸餾法釀造的日本本格燒酎。與其他燒酎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其原料使用奄美特產的黑糖。這並非如糖蜜般工業副產品,而是經過甘蔗榨汁、濃縮、煮煉而成的高品質結晶黑糖。
為什麼只有奄美群島能釀黑糖燒酎?
這並非單純的產地特性,而是法律規定下的特殊保護制度。根據《酒稅法》,日本僅特許奄美群島五島(奄美大島、喜界島、德之島、沖永良部島、與論島)能夠以黑糖與米麴製作乙類燒酎。這是奄美釀酒文化的一項歷史性成果,也是一種制度上的地域命名保護。

泡盛與黑糖:黑糖燒酎之前的奄美釀酒
奄美群島的釀酒歷史可追溯至數百年前。江戶時代至二戰前,當地主要以米燒酎為主,與沖繩泡盛相似,使用黑麴與米釀製而成,是當時島民重要的生活一部分。然而,隨著戰爭爆發與戰後的動盪,米糧極度短缺,米燒酎的釀造也被迫中止。而當時奄美又是日本黑糖主要產地,但在戰後被美軍統治期間,黑糖卻被限制外銷,形成產銷斷鏈的困局。
黑糖酒的誕生:時代下智慧的轉化
在米荒與黑糖滯銷的雙重打擊下,當地居民開啟了一場釀酒革新。他們利用手邊大量的黑糖,加上當地原有的釀造知識,自行研發出以黑糖為基底的釀酒法,黑糖酒就此誕生。但這些早期的黑糖酒製程中,尚未使用麴菌,因此在1953年奄美返還日本後,根據《酒稅法》,這些酒被歸類為「烈酒(スピリッツ)」,稅率極高,遠不如「燒酎」這類本格酒類來得合理,對當地產業是沉重負擔。

法律鬆綁與特例誕生:黑糖燒酎正式合法化
面對這樣的窘境,島民團結發聲,要求政府給予制度上的認可。最終在1954年,日本政府修訂相關法規,明確指出:
*只要加入「米麴」釀造,就能被認定為乙類燒酎。
*但僅限奄美群島可以以黑糖為原料製造本格燒酎。
這項政策,一方面是為了尊重奄美群島長年來的實際製酒文化,一方面也為了避免與國際上常見的蘭姆酒混淆(蘭姆酒不使用麴菌)。自此,「黑糖燒酎」正式誕生,並成為日本唯一擁有法律產地限制的本格燒酎。

重要年表
1953年:奄美重返日本![]()
1954年5月1日:黑糖正式被承認為「乙類燒酎」原料!但記得:一定要搭配米麴喔。
1959年12月25日:國稅廳發布只有奄美群島能製造黑糖燒酎。地區限定正式確立!

黑糖燒酎 vs. 蘭姆酒,你分得出來嗎?
說到跟甘蔗有關的酒類,許多人一定第一瞬間聯想到萊姆酒。雖然兩者都來自甘蔗,但其實差異很大!以下幾點告訴你他們的真正差別
原料不同
黑糖燒酎:使用「黑糖+米麴」釀造
蘭姆酒:使用「甘蔗汁或糖蜜」,不需加麴!
釀造方式不同
黑糖燒酎:第一次投料時加入米麴,黑糖則是在第二次投料時加入。
蘭姆酒:直接用酵母發酵,多半是連續式蒸餾,效率快但風味比較強烈。
通常來說黑糖燒酎的酒精濃度會在25%,而蘭姆酒則會在40度以上。
法律分類也不同!
黑糖燒酎:是日本的「本格燒酎」,只限定在奄美群島製造
蘭姆酒:是國際烈酒類「Rum」,世界各地都有產

今日的奄美黑糖燒酎
如今,奄美群島共有約20家酒造持續釀製黑糖燒酎。不同島嶼、不同泉水與酵母造就各異的風味,有的清澈輕快,有的豐富深沉,從年輕酒款到長期熟成,展現黑糖與麴的無限可能啜susuru suru 與燒酎部聯合舉辦的活動中,我們品嚐了來自五個島嶼不同產地的黑糖燒酎,此外也由燒酎太太午後七時的料理研究室提供各式各樣的飲用方式,體驗到燒酎的無限樂趣!!
碳酸前割

前一晚先調和的方式,具體來說,大部分風味比較強烈的燒酎在調和完成後,風味的展開與柔和化都讓人喜愛,當天最特殊的是「里之曙白麴」這一款,在碳酸前割下出現了純飲沒有的葡萄果香讓人十分驚豔
水果調和

直接使用南國的百香果作為容器,推薦搭配「浜千鳥乃詩 原酒」這一類濃郁帶有明顯黑糖香氣的酒款。
地區料理


燒酎太太特製雞飯與醋蛋,實際上黑糖燒酎帶有果香與米燒的特質,與各類料理都非常適合搭配。這一兩天的黑糖燒酎之日,大家務必一起來一杯體驗特別的島嶼風情。
參考資料:鹿兒島縣奄美市官方網站
原文出自:日本酒初心者不專業筆記
核稿編輯:林哲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