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酒釀造過程中,將水添加至醪(もろみ)以調整其濃度、促進發酵的操作,稱為「追水(おいみず)」。這是一種針對發酵條件的微調方法,屬於釀造中的細節工序,通常發生在留仕込(第三次投料)之後。這道步驟也常被稱作「水四段」,是「四段仕込み」的一種形式。

進行追水的主要目的是調整醪中的糖度與酒精濃度。若在釀造過程中,由於使用了少量的汲水(仕込み水)而導致醪的糖濃度過高,或是酵母在發酵初期產生過多酒精,使得發酵受到抑制,就有可能造成發酵停滯或不完全。這時,適量加入水可以稀釋糖與酒精濃度,恢復酵母的活性,讓發酵過程得以順利進行。

追水對於釀造風格的塑造也有一定影響。經過追水處理的清酒,風味通常會變得較為輕盈與柔和,有助於塑造現代人偏好的清爽型酒體。尤其在濃厚仕込み或高精米步合的情況下,透過追水能有效平衡濃重的基調,提升酒體整體的層次與飲用舒適度。

此外,追水也能降低因濃度過高可能引發的發酵異常或酒質不穩定風險,是一項兼具修正與風味調控功能的釀造技術。不過,由於追水的時機與水量必須拿捏得宜,過度追水可能會導致酒體過於稀薄、香氣流失,影響整體品質,因此必須由有經驗的釀造師精準判斷。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追水技術的清酒並非品質不佳,而是為了確保發酵穩定與風味一致性。部分高端酒款也會在釀造過程中進行追水,以打造乾淨、細膩且層次豐富的風格。

總結來說,追水是一種具有高度釀造彈性的技術手法,透過精準控制水量與添加時機,不僅能恢復發酵動能,也能調整酒體結構與味道走向,是清酒製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