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おり下げ(ori-sage)」在日本酒釀造中是指一個用來促進沈澱的操作,目的是去除可能影響清澈度與品項價值的混濁成分。清酒中含有米麹(こめこうじ/kome-kōji)所產生的糖化酵素(とうかこうそ/tōka-kōso),當經歷火入れ(ひいれ/hi-ire)後加熱再冷卻,容易形成白濁現象。有時白濁會演變成「おり(ori)」。瓶裝之前,如果這些混濁物尚未沈澱,會降低品項品質,因此釀造者會進行「おり下げ(ori-sage)」操作,藉此促進混濁物沈澱,恢復酒的清澈度。

有時會加入活性炭(かっせいたん/kassei-tan),調整清酒的色澤與香味。活性炭會成為混濁物凝聚的集結核,使「おり(ori)」顆粒沈澱後呈現暗黑色。

常見的物理性「おり下げ」手法包括:
1.利用單寧(たんにん/tannin)與蛋白質的結合來促進凝聚沈澱。
2.使用海藻酸(アルギン酸/arugin-san)在酸性條件下誘發凝聚。
3.添加二氧化矽(にさんかケイそ/nisanka-keiso)來引導聚合並沈澱。

此外,也有酵素性的方法可用於「おり下げ」,如利用蛋白質分解酵素(プロテアーゼ/proteāze)的作用,破壞導致混濁的蛋白質二級結構,使之凝聚後沈澱。

 

責任編輯:潘昱嘉
核稿編輯: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