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九州北方的長崎縣,有一座名為「壱岐」的小島,自古便以麥燒酎聞名。如今,這座島上唯一的清酒酒造,不僅延續了傳統燒酎文化,更重新點燃了島上清酒的火苗。而這一切的背後推手,正是現任社長兼杜氏──橫山太三先生。

橫山太三社長於 2025 台北 SAKE ONE 大賽會場,Photo Credit 潘昱嘉

喜愛棒球的橫山太三藏元

初見橫山社長有一種非常陽光的氣質,他開朗的說:「我是1973年出生的牡羊座,血型是B型,從小在壱岐島長大,熱愛工作與棒球。」如此笑著自我介紹,感受到積極果敢的語氣,和星座描述不謀而合。

橫山社長也透露他從小學起便非常喜歡棒球,曾在學生時期擔任棒球隊長,如今雖已年長,但依然熱愛觀看比賽。「我最喜歡的是大谷翔平!」他興奮地說道,社長甚至跟朋友專程前往美國觀看大谷的比賽。

橫山藏元的台灣印象

橫山社長數年前曾帶著自家清酒與燒酎參加台灣的活動,他說道:「這是我第四或第五次來台灣,上一次是兩年前參加仲酣 JLK 在大倉久和的活動,還記得吃到的小籠包與道地台菜至今仍念念不忘。」他笑著表示這次雖然還沒來得及品嚐,但台灣的美食已在他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對於壹岐島清酒的使命感

然而,橫山社長走上清酒釀造這條路,背後懷著深深的使命感。

壱岐島素以「麥燒酎的發祥地」而廣為人知,但橫山社長深知,若無人再釀清酒,這段曾經存在的歷史與文化將完全從島上消失。他語氣堅定地說:

「若我不做,壱岐島的清酒文化就會走入終點。這是我不得不承擔的責任。」

他分享道:「壱岐島在明治35年曾有17間清酒釀酒廠,百餘年前清酒文化非常興盛。」他語氣一轉,「但隨著時代變遷與市場變化,清酒逐漸式微,一家家酒造相繼歇業,最後只剩我們家。」

為了讓清酒在壱岐島重生,橫山社長透過長谷川酒店——長谷川浩一社長的引薦,親自向日本頂流酒造「東洋美人」澄川酒造請益,接著每年在釀造季節往返山口縣與壹岐島修業釀造,期間長達五年。

也不僅僅學藝,更在水源上下了許多工夫,由於壹岐島是離島,水質受海洋影響大,平均硬度頗高,橫山先生親自尋訪全島二十多處水源,最終在島上找到他心目中的天然軟水,接著才是選址設廠。

島民原本對這項計畫充滿疑問:「明明是燒酎的島,為什麼還要釀清酒?」甚至被質疑過:「你們燒酎廠來釀清酒,是為了賺錢吧?」,但隨著清酒誕生後香氣四溢、口感細膩,讓許多島民重新愛上了這股熟悉卻久違的滋味。如今,壱岐的清酒,不只是商品,更是讓整座島嶼重拾驕傲的文化象徵。

 

重家酒造 橫山 夏純吟

夏日清韻,山田錦的極致演繹。帶有哈密瓜與香蕉香氣,入口甘甜滑順,尾韻清爽俐落! 推薦搭配鯵魚南蠻漬或夏日涼菜

 

除了鑽研釀造外,橫山社長也一戶戶拜訪全國40間特約通路,對通路誠懇說明自己的理念不僅是為了拓展市場,而是為了延續壱岐島僅存的清酒火種。是這份使命感驅使他踏上清酒之路,即使有人質疑他仍堅定不移,最終也獲得長谷川酒店等多方支持。

 

橫山家的傳承與地域未來

目前重家酒造由橫山家兄弟共同經營酒廠,兄長横山雄三以會長身份領銜壹岐麥燒酎的傳承,弟弟橫山太三先生則擔任社長負責清酒事業,身為弟弟的橫山太三社長笑道:「雖然常有爭執,但我們以日本第一為目標,切磋琢磨。重要決策會和父親、員工一同討論,都是團隊合作的成果。」

 

在海外推廣方面,他坦言日本酒的接受度遠高於燒酎。「燒酎目前還是以在地日本人消費為主,外國人的認知還不夠普及。不過我們會持續將壱岐島的文化,透過日本酒與燒酎一併發信。」他指出,日本酒因地域性強、酒造數量多,自古便根深蒂固於社會,而燒酎則主要集中在九州地區,發展相對較晚。

橫山社長強調,他希望讓消費者了解,「我們所釀的不是單純的日本酒或燒酎,而是代表壱岐島文化的島嶼之酒。原料也來自島內──米、麥、與水都自給自足。」

 

最後,他也表達了對外國人釀造志工的歡迎,「若有台灣朋友想來我們酒藏學習,只要熱愛酒、能適應島嶼生活,並具備基本日語能力,我們非常歡迎。不論是2~3個月的製造期支援,還是長期移住,我們也有協助青年定居的補助制度。」

當問到若要推薦壱岐島的觀光景點,他立刻提到著名的「猿岩」,一塊因海蝕而自然形成、神似猿猴側臉的奇岩。此外,釣魷魚與鮪魚的體驗活動、潛水與豐富的海鮮料理,皆是來島必試之選。「我們用壱岐產的海膽、鮪魚、螺貝,甚至還有壱岐牛和和牛,這些食材也常與我們的酒搭配。」

壱岐島的風土不僅孕育出優質的麥燒酎,也因橫山先生的熱忱與堅持,重燃了清酒的火光。島嶼之酒,不只是釀造技術的結晶,更承載著一位釀酒人對家鄉文化的深切情感與未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