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灘酒研究會
宮水是使灘酒名聲傳遍全國的重要因素之一,指的是從西宮市特定地區地下湧出的井水。
關白一條兼良在隨筆集《尺素往來》中曾讚美「西宮的美酒」,可見早在15世紀,西宮已經釀造出優質的清酒。然而,宮水作為釀酒專用水而廣為人知,則要歸功於山邑太左衛門。在江戶時代末期(1800~1870年左右),山邑家在西宮鄉與魚崎鄉皆有釀酒,並注意到西宮鄉的酒品質始終優於魚崎鄉。即便更換米種與杜氏,這種差異依然存在。之後他們嘗試將西宮鄉「梅之木藏」的井水運至魚崎鄉使用,結果釀出的酒與西宮同樣優質。自1840年起,他們正式將梅之木藏的井水輸送至魚崎,作為仕込み水(釀造用水),成功釀出高品質的酒。這些酒在江戶市場大受歡迎,灘與其他地方的釀酒家也爭相使用西宮的水,這便是「宮水」的起源。梅之木井戶因此被視為宮水的發祥地,而山邑太左衛門則被認為是發現者。同時,這一時期還出現了一種地方特有的商業形態,即「水屋」,專門將井水販售給沒有宮水井戶的釀酒家,天然井水就這樣成為了商品。當時這井水原本被稱為「西宮之水」,後來簡稱為「宮水」。宮水最初是在靠近港口的沿海地帶被發現的,如今則分布於北部地區。由於各家酒造一致協力致力於宮水的保護,因此其水量與水質至今仍保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