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杯清酒 —淺談台灣稻米的近代發展
傳說米種吉野一號
上週跑去花蓮看傳說中的吉野一號,這是台灣少數有人在種植的特殊米種,因為米粒飽滿、心腹白較大,被認為是良好的酒米,日據時代便曾被拿來釀酒。
酒米與我們現在常吃的米同為「稉稻型」
其實所謂酒米跟現在我們常吃的食用米,在品種分類上都是身短的「稉稻型」(Japonica)*,但大部分人比較不知道的是,其實在日據時代前,台灣主要的種植稻米品種是身長的「秈稻型」。
日據時代前台灣主要稻米是「秈稻型」
一般認為,是來自大陸的早期移民帶來了耐熱耐旱的秈稻在這片土地生根,滋養先人的生命;曾經短暫佔領台灣的荷蘭人也相當鼓勵台灣農耕發展與糖米輸出,當時甚至曾經輸出明、清朝的中國。
台灣種植米穀的歷史根據碳化稻穀測定最早可追朔至3500年前,不過是要等到 400年前的「東番記」中(明, 萬曆30年, 1620年)才有比較明確關於稻米的文字記載,「東番記」中描述台灣原住民早已有種稻習慣,除了食用也做為釀酒及祭祀。
日據時代在台灣育種的改良型稉稻與吉野一號
不過從日據時期開始後,因當時總督府推行的政策是「農業台灣,工業日本」,許多日本農業科學家們開始試圖在台灣種植稉稻,來自溫帶地區日本型稉稻(Japonica)初始當然難以適應天氣炎熱的台灣,但經過不斷的改良選拔,雜交育種,終於產生適合台灣種植的改良型稉稻!
為使這類改良型稉稻與原來的日本型稉稻在稱呼有所分辨,我們所知道的蓬萊米之父磯永吉博士提出了命名建議:磯永吉博士建議從「蓬萊米、新台米、新高米」三名擇一,接著由當時台灣總督伊澤多善男定名,於是「蓬萊米」這個商品名稱脫穎而出,並於1926 年正式發表!
現在人氣水漲船高的品種「台中六十五」、「吉野一號」,都是當時農業科學家們研究的成果之一。
令人很驚訝的是,其實僅是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間,到了1935年(昭和十年)台灣蓬萊米的種植面積便正式超越秈稻,台灣「食用米」代稱也漸漸從秈稻轉變稉稻,直至今日。
「台中六十五號」因為陳韋仁先生的努力,已經在國際打響名聲,「吉野一號」當然也不落人後!接下來這幾年,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吉野一號
#蓬萊米
#台中六十五
#磯永吉
註:在分類學上,稻米的學名是 Oryza sativa ,而黏短型「稉稻Japonica」 跟不黏長型的「秈稻indica」為其兩個主要亞型。
最新到港銘柄
快加入 愛上日本酒 LINE 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