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喝到風之森時跟朋友討論到米種跟苦味的關係,平時在練習時苦味與雜味也是判斷精米步合的重要關鍵之一,那麼清酒的苦味到底來自哪裡呢??

圖片來源:雨雨提供

在清酒釀造裡,「原料米的蛋白質含量」一直是被反覆強調的關鍵。大家或許都聽過一句話:蛋白質太多,酒就容易帶雜味;蛋白質低的米,才能釀出乾淨、淡麗的風格。這也是為什麼吟釀型清酒特別依賴低蛋白米,以及為什麼精米步合成為評價米質的重要指標。
過去,這樣的認知多半停留在經驗層面,但近年的研究卻首次從分子層次解開了這個謎團。科學家利用最新的分析技術,把清酒中的肽(peptides)逐一分離並檢測,發現蒸米中的蛋白質在麴菌酵素的分解下,會生成一群特殊的分子”苦味肽”。這些肽源自米蛋白中的 glutelin 酸性亞基,而且常常帶有 N 端的 pyroglutamyl 修飾,正因為這樣的結構,它們不容易再被分解,最後殘留在酒液中,成為雜味的來源。

天領盃酒造 雅樂代 南風 Minami 2025
採用白麴釀造,擁有令人驚豔的飽滿口感

從米蛋白到氮素的流向

米中的蛋白質,大多儲存在胚乳的「貯藏蛋白質」裡。這些蛋白質主要以兩種蛋白質體(Protein Body, PB)存在:PB-II 以 glutelin 為核心,較容易溶解;PB-I 則以 prolamin 為主,消化性差得多。研究早已證實,若能降低米中的 glutelin 含量,清酒品質往往會更好,甚至已有專門的「低 glutelin 米」被開發並商品化。
傳統上,我們常將清酒風味的注意力放在氨基酸,因為它們被認為是清酒旨味來源的主角。但研究顯示氨基酸度若過高,反而會與品質呈現負相關。尤其是麩胺酸(glutamic acid)、天門冬胺酸(aspartic acid)、精胺酸(arginine)等,可能讓酒的口感顯得粗糙、不乾淨。不過,氨基酸並不是唯一的影響因素。近年的研究指出,肽(peptides) 在清酒中同樣舉足輕重,可能帶來正面的風味貢獻。
而要理解這些成分的真實作用,首先得看清楚「氮素的流向」。在小規模釀造實驗中發現,約有 55% 的米中氮素會溶解,其中約三成進入清酒,四分之一則被酵母吸收。進入清酒的氮素裡,將近一半是游離氨基酸,另一半則大多是低分子肽。換句話說,清酒中肽的比例並不亞於氨基酸,有時甚至更多。這顛覆了過去只把焦點放在氨基酸的傳統觀念。
進一步的模擬實驗揭示了蒸米在清酒釀造中的命運。當麴菌的酵素開始作用時,蒸米裡的蛋白質會逐漸被切割成更小的分子,先是釋放出游離氨基酸和一些短小的肽。不過研究人員發現,情況並沒有這麼單純。
如果直接拿「純化的蛋白質」和「蒸米中的蛋白質」比較,前者會被消化得更快,因為蒸米裡還有澱粉等其他物質,會干擾酵素的作用。更有趣的是,在蒸米的消化液裡,除了常見的低分子肽,還會出現不少巨大的高分子肽。當環境裡的糖分很高(像是 25% 的葡萄糖)時,這些高分子肽會累積得特別明顯, 透過進一步的分子分析,研究者確認這些高分子肽大多來自米中的 glutelin,並且在分子的一端帶有一種叫做 pyroglutamyl 的特殊封閉結構。這個結構好比是「防護蓋」,讓酵素很難繼續分解它們,結果就是這些大分子的殘片會一直留在酒液裡,為後來的清酒的風味打下基礎。

黑龍酒造 九頭龍 貴釀酒

從甜點到起司,貴釀一口優雅延續!

苦味肽的發現

在模擬清酒釀造的實驗裡,研究人員將米蛋白長時間消化後,把生成物溶於酒精品嚐。結果相當震驚——液體裡竟帶有強烈而持久的苦味,而且這股後味久久不散。進一步分析時,他們利用高效能液相層析(HPLC)將純米酒中的成分逐一分離,最終找出了五種帶有苦味的肽。
這些肽的結構十分相似,長度介於六到十三個胺基酸之間,N 端全都帶有 pyroglutamyl 基,就像戴上一個「保護蓋」,讓它們不容易被酵素再度分解。其中甚至有一種,早已被報告為能抑制脯氨酸內肽酶的特殊肽。從感官上看,它們的特徵也相當一致:苦味明顯、後味殘留。更重要的是,它們的感知閾值極低,遠遠低於實際清酒中的濃度,這意味著只要存在,就一定會對風味產生影響。

萬乘酒造 釀人九平次 釀し人九平次 黑田庄 純米大吟釀

入口可感受到柑橘、荔枝及柚子香味

苦味肽與清酒釀造

研究發現,清酒中帶有強烈疏水性的苦味肽,與蒸米消化試驗中累積的高分子肽其實有共同的來源,它們都源自 glutelin 酸性亞基的 N 端序列。在蒸米消化的過程中,高分子肽的 C 端會繼續被酵素切割,最終生成苦味肽並殘留於酒液中。這些分子不僅解釋了清酒裡「雜味」的來源,也揭示了米蛋白質與酒質之間的微妙關係。
為了更清楚釐清這些肽的生成,研究團隊以常見的釀造米進行試驗,並調整不同的精米步合。結果顯示,隨著精米步合降低(也就是精米程度提高),氮素化合物的總量有下降趨勢。特別是日本晴在高精米時高分子肽明顯減少,但山田錦與五百萬石卻沒有出現相同的規律。值得注意的是,山田錦在各種條件下高分子肽的含量始終偏低,而且更容易隨時間被分解成低分子肽。這或許正是它能釀出口感乾淨、優雅酒質的原因之一。
在 90% 精米步合的樣品中,即便蒸米的溶解程度(從 Brix 值判斷)已經不低,但氮素生成量仍舊有限。研究推測,這是因為在高精米條件下,胚芽中殘留的 蛋白酶抑制因子(protease inhibitor) 阻礙了蛋白質的分解。換句話說,精米程度不只影響澱粉利用率,它還會間接左右蛋白質的分解途徑,進而改變清酒中肽類的生成與殘留。
進一步的檢測顯示,苦味肽的含量在不同清酒類型中差異明顯。純米酒的濃度最高,吟釀酒大約只有純米酒的一半,而普通清酒中幾乎測不到。這些差異說明,原料米的蛋白質含量與釀造方式,會直接決定酒液裡苦味分子的多寡。另一個有趣的發現是,苦味肽因為疏水性強,在處理過程中能被活性炭輕易去除。這正好對應了清酒釀造現場的傳統經驗:「活性炭能消除雜味」。如今,這個古老的工藝方法,終於在分子層次上得到了清楚的解釋。
可能是藍圖和顯示的文字是「 A 3 B 14 3 12 2 C 14 10 3 12 14 10 2 8 Brix 6 濃度(mgmy 機 農度(mg/m 12 10 8 "Brix 6 2 (mg/ml) (mg 2 4 8 Brix 6 908070605040 40 2 精米歩合 4 0 908070605040 90 70 50 第4図 2 908070605040 60 精米歩合 精米歩合(%) (%) 精米歩合の異なる蒸米の消化結果 A: 山田錦 B: 日本晴 C: 五百万石 :Brix 遊離アミノ酸 團: 低分子ペプチド : :高分子ペプチド」的圖像
圖片來源:雨雨提供

宮泉銘釀 寫樂 純米吟釀 酒未來

完熟豐滿果香撲鼻,會在口腔裏帶來極致清新之感

分子層次下的「苦味肽」

研究顯示,蒸米中的蛋白質在清酒醪裡,會被麴菌的各種酵素分解,其中來自 glutelin 酸性亞基 N 端 的片段,會形成帶有特殊結構的「苦味肽」。這些分子被認為可能直接參與了清酒的風味塑造。
過去我們常以經驗說:「高蛋白質的米釀出來的酒容易有雜味。」如今,這個模糊的說法,終於被實驗結果在 分子層次 上部分解釋清楚。研究團隊成功單離出多種苦味肽,發現它們單獨存在時會帶來揮之不去的苦味,不算討喜;但在低於感知閾值的濃度下,卻可能反而增添酒體的厚實感與風味濃度。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苦味肽的生成並不是隨機發生,而是受到多重因素影響:包括米的胚乳貯藏蛋白質本身的結構特性、麴菌分泌的各種蛋白質分解酵素的基質專一性與作用 pH,以及清酒醪獨特的發酵環境。換句話說,苦味肽其實是清酒極具代表性的風味成分之一。

大木代吉本店 樂器正宗 純釀

水潤的甜味和酸味之間的平衡很好

責任編輯:潘昱嘉
核稿編輯: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