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為杜之藏社長森永一弘社長。攝影於2025.10.14.《 SAKEの百變玩味 業者專場 》活動現場。
在日本清酒的世界裡,「時間」往往是最無聲卻最深邃的釀酒師。來自九州福岡的百年酒造—杜之藏(Morinokura),以堅持純米釀造聞名,更以「熟成」技藝展現歲月與米香交融的風格。此次,杜之藏社長特別來台,親自分享酒造對熟成清酒的理解與哲學,並帶來多款代表性熟成酒,讓台灣的清酒愛好者能近距離體驗「時間所釀的味道」。

圖片來源:杜の蔵
杜之藏(Morinokura)—以「純米」為名,以「熟成」為魂
位於日本九州福岡縣久留米市三潴町的杜之藏酒造(杜の蔵),是一家以「純米」精神聞名的清酒酒廠。
杜之藏最初的名字其實並非「杜之藏」,而是名為「森永本家」,是當地一家規模不大的鄉間酒造。創業之初,酒廠利用久留米周邊的稻米與地下水進行釀造,逐步累積出穩定的地方口碑。
大正年間,為了尋找更適合釀酒的水源,酒廠遷至現址——筑後川流域的三潴町,該地水質柔軟、礦物含量適中,非常適合清酒釀造。
到了1992年,第四代藏元決定重新定義品牌形象,將酒廠正式更名為「杜之藏」(日文:もりのくら / Morinokura)。「杜」象徵自然與守護神木,「藏」則代表釀酒之所,這個名字蘊含著「在自然之杜中孕育而出的酒藏」之意,也象徵他們希望透過清酒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圖片為杜之藏社長森永一弘社長講解時之照片。攝影於2025.10.14.《 SAKEの百變玩味 業者專場 》活動現場。
堅持純米,釀出最真實的米香
杜之藏在2005年做出一個重大決定——全面轉型為「純米系」酒造,完全不再生產添加釀造酒精的本釀造酒或普通酒。這項改革在當時的九州地區極具前瞻性,也讓杜之藏成為該區域最早「全藏純米化」的先驅之一。
對杜之藏而言,「純米」不僅是一種釀造分類,更是一種信念。他們相信,只有透過米本身的力量,才能釀出真正具有土地表情的清酒。為此,酒造長期與當地契約農家合作,選用福岡縣代表性的酒米品種「夢一献」與「山田錦」,並以地下水源「筑後伏流水」為釀造用水,展現地域風土的個性。
帶厚度的甘甜氣息與柔順的旨味, 尾韻俐落、辛口,宛如身著西裝的暴走族、讓人感受到強烈的反差及獨特風味。
傳統與創新並行,碰撞出嶄新
杜之藏目前以兩大品牌體系經營:
「杜之藏」主品牌:代表傳統與穩重,追求米香與旨味的平衡。酒體柔順、圓潤,適合搭配日本料理如刺身、燒物與煮物等。
「獨樂藏(KOMAGURA)」副品牌:象徵自由與現代感,以更個性化的風味設計為主。酒質鮮明、層次豐富,適合年輕族群或喜愛新派餐酒搭配的飲者。
此外,酒造還推出一系列以「弓道」為靈感的酒款,如「一之箭」「二之箭」等,象徵釀酒人不斷追求精準與精神統一的職人之道。
使用福岡特色酒米-夢一獻,屬於柔軟清雅系清酒(Soft Sake)
為何開始釀造熟成酒—讓「純米」更深一層的實驗

圖片為活動當天所介紹之熟成酒品項。攝影於2025.10.14.《 SAKEの百變玩味 業者專場 》活動現場。
杜之藏酒造開始釀造熟成酒的契機,源自他們長年對「純米」的執著。自2005年起,杜之藏決定全面轉型為純米專門酒造,不再生產任何添加釀造酒精的酒款。這樣的轉變,讓他們更深刻地思考:「若清酒完全來自米與水,那麼時間能為它帶來什麼?」
在反覆的實驗與觀察中,杜之藏發現,純米酒在靜置熟成後會展現出截然不同的表情——香氣由果香轉為熟果與堅果調,酒體更加圓潤、深邃。這種變化並非缺陷,而是一種「生命的延續」。於是杜之藏開始以熟成作為新的釀造方向,希望讓酒液在時間中成熟就像人隨歲月而變得豐厚有味。
同時,藏元認為熟成酒最能展現「九州風土的穩定與厚實」。福岡的氣候溫潤地下水質柔和,非常適合長期儲藏與緩慢轉化。杜之藏將熟成視為一場與土地共呼吸的實驗——既尊重自然,也尊重時間。
因此,杜之藏釀造熟成酒的初衷並非追求市場潮流,而是出於一種職人式的好奇與敬意。他們希望讓人重新感受:清酒不只是「新鮮可口」,也能像紅酒或威士忌般,隨時間醞釀出獨有的深度與靜謐。
嚴選契約農家細心栽培、不使用農藥的山田錦,以及天然乳酸菌育成「生酛」工藝手法釀造。
熟成機制:時間如何改變清酒的靈魂
清酒的「熟成」是一個緩慢且微妙的轉化過程。在酒液釀造完成後,長期儲藏會帶來多方面的變化。
首先是成分轉化,酒中的氨基酸、有機酸與糖分會重新結合,形成更複雜的風味分子,使酒體從清亮變得圓潤厚實。
其次是美拉德反應(Maillard Reaction),在低溫熟成中,胺基酸與糖類逐漸反應,產生焦糖、堅果、蜂蜜般的香氣,原理類似烘焙或陳年威士忌的香氣變化。
顏色也會隨時間改變,酒液從透明或淡黃逐漸轉為金黃甚至琥珀色,這是自然氧化與化學熟成共同作用的結果。
最後,口感進化明顯,新酒的尖銳感逐漸柔化,旨味(umami)被放大,入口更加滑順,尾韻也更悠長。
一抹紫蘇香、清新酸甜恰恰好! 以杜之藏自傲的純米酒為基底
歷史演變:從偶然到工藝
熟成酒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江戶時代。當時,由於保存技術不完善,有些酒在藏中被意外放置數年,開封後卻展現出獨特的香氣與滋味——這種「意外之美」逐漸引起釀酒師的注意。
進入昭和時期後,多數清酒追求「新鮮、輕盈」的口感,熟成酒一度被視為非主流。然而,在1980年代以後,隨著飲食文化多樣化與高級餐酒搭配的興起,日本部分酒藏重新重視熟成技術,開始設置專用的低溫熟成倉庫。
如今,像「杜之藏」、「菊姬」、「達磨正宗」等酒造,皆以熟成酒為品牌核心之一,重新定義了清酒的風味邊界。
自1994年「 獨樂藏」問世以來, 2024年迎來銘柄誕生30週年的重要里程碑。
從「即飲」到「時間系清酒」——熟成酒的現今與未來
進入21世紀後,清酒市場開始重視「時間」在釀造中的角色。過去追求新鮮爽口的即飲型清酒,如今愈來愈多酒造探索「時間系清酒」,以熟成培養酒體的深度與層次。許多酒造推出年份酒(Vintage),並採用低溫、常溫、木桶、陶甕或不銹鋼槽等多種熟成方式,造就不同香氣與口感。這股趨勢也受到台灣、歐洲與美國市場青睞,因熟成酒的層次感與西方餐酒文化相契合。
展望未來,熟成酒將更科學化與多元化:酒造利用AI與精密溫控掌握熟成品質,短期微熟成到十年以上古酒級熟成的風格將並存。對杜之藏而言,熟成酒象徵「讓純米更深一層」的探索,時間不是等待,而是釀造中最真誠的夥伴,使酒、土地與人一同在歲月中成熟。
熟成酒 X 美食,食材與時間的完美融合

圖片為搭配此次活動之食材。攝影於2025.10.14.《 SAKEの百變玩味 業者專場 》活動現場。
熟成酒經過時間的醞釀,酒體更加圓潤,香氣層次豐富,帶有焦糖、堅果、熟果或木質香,比新酒更厚實,因此非常適合搭配味道層次豐富的料理,如燉煮、烤物或發酵食品。
此外,熟成酒的甘味與米的旨味較為突出,能中和料理中的油脂或鹹味,讓口感更加平衡。例如烤鰻魚、燒肉或油脂較高的刺身,與熟成酒同飲可減輕膩感,並增添口中層次。
在香氣上,熟成酒的焦糖、堅果或蜂蜜香氣能與料理的香料、炭烤香或發酵香呼應,形成「香氣共鳴」,讓味覺與嗅覺同時得到滿足。
最後,熟成酒尾韻悠長,搭配甜點或餐後小食時,能延續餐桌上的風味體驗,使香氣和口感在口中停留更久,增添整體用餐的層次感。
「獨樂藏」是森永社長最為自豪傾心的銘柄。
熟成酒不僅是釀酒師對米與時間的詮釋,更是一種餐桌上的藝術。透過歲月的醞釀,酒體圓潤、香氣深沉,與食材相互呼應,讓每一次品飲都成為味覺與感官的共鳴。無論是搭配鮮美刺身、燒烤香氣,或是餐後甜點,熟成酒都能展現層次分明、餘韻悠長的風味。
對杜之藏酒造而言,熟成酒象徵著對純米精神的延伸,也是森永一弘社長對「時間的釀造哲學」的實踐。社長相信,時間並非靜止,而是最溫柔的釀酒師,能讓酒、土地與人心在歲月中共同成熟。每一次舉杯,不只是享受酒香,更是在感受杜之藏對傳統、自然與熟成酒深刻理解的延續。
責任編輯:詹玉凝
核稿編輯:陳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