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霞禪」在近代日本酒發展史上是吟釀系作品的先驅,誕生於昭和48年(1973年),當時吟釀作品稀少,而浦霞禪的吟釀酒質清麗純淨,推出後逐漸受到市場熱烈歡迎,每年全國銷售量曾經超過二萬瓶。

本篇內容整理自浦霞前代當主(十二代)佐浦茂雄刊登於1990年發行的日本醸造協会誌中,敘述浦霞禪誕生的文章。

因海路而茁壯的浦霞

「浦霞」始於享保9年(1724年),當時的伊達藩的五代藩主下達命令:「請在塩釜神社獻上御神酒」,此刻起是佐浦酒造視為正式創業的年度。

 

宮城縣鹽釜神社左右宮,圖片來源:鹽釜神社

 

儘管在明治初期時經歷了「廢藩置縣」與「大政奉還」,在那個陸路運輸相對不便的時代,浦霞因為恰好位於三陸海岸沿線上的港口城鎮,能夠透過船運而將酒運輸到其他城鎮而持續茁壯,是當時少數能夠跨縣市銷售的酒造,在明治28年(1895年)年產量甚至曾經高達3,031石(1石180公升)。

 

以吟釀應對市場變化

然而時代的浪潮再度翻騰,二戰後從昭和20年代到30年代,浦霞產量僅維持在500石左右的規模。

在昭和40年代後(1965年)經濟快速發展,進入了家電三神器時代,也就是家家戶戶都有「黑白電視、洗衣機、冰箱」三種生活家電,同時各式酒類進入日本酒類市場快速發展,人們也能看見各式不同的酒類廣告強力放送。

 


昭和時期 Nikka 威士忌海報廣告,當時售價約1000-1200日圓,圖片來源:pinterest

 

然而浦霞算是地方酒廠,在銷售量體上並無法與大型酒廠競爭,當然也無法大肆以廣告宣傳,因此第十二代藏元佐浦茂雄決定採取提升質量做出市場區隔的策略,產生推出「吟醸」的想法。

 

吟釀酒對身處現代的我們是很常見的酒品,但在昭和中期仍算是相當先進的作法,當時大部分的吟釀作品是屬於鑑評會比賽使用,很少作為正式商品,目前通用的「特定名稱分類」,甚至是到1992年才正式拍板底定的。

 

十二代當主松浦茂雄會長與平野杜氏名譽顧問,圖片來源:浦霞

與寺廟藝術結合的契機

據佐浦十二代所述,在昭和47年(1972年)左右,松島瑞巌寺的某位僧侶突然拜訪他並提到:
「我打算去法國傳教,聽說在巴黎的咖啡店等地牆上貼著日本的禪畫。」

佐浦十二代即對僧侶開玩笑說:
「那麽下次你去法國時,帶一些我們的酒去吧。」

就這樣出現「浦霞禪」的設計概念,在設計過程中,佐浦十二代曾向當時的京都妙心寺住持梶浦逸外師請求書寫「禪」字,並請禪畫家淡川康一先生為浦霞禪繪製布袋畫,初版設計是使用和紙印刷後覆蓋於包裝外盒(下圖)。

由於出口到法國相當困難,最終浦霞禪決定只在日本國內銷售,目前「浦霞褝」的酒標是改版設計,由瑞巌寺第128世住持加藤隆芳老師揮毫。

 

浦霞禪的原始設計,圖片來源:浦霞

 

需要冷藏的浦霞禪

當時日本酒主流輪廓跟現在相當不同,帶有豐富果香的吟釀商品相當少,根據佐浦十二代所述,銷售浦霞禪前甚至考慮消費者是否會討厭吟醸香?這是我們現在無法想像的事情。

也因為當時幾乎都是常溫流通品,浦霞藏元在推出浦霞禪時便已經關注吟釀系酒款在常溫流通下會導致變質的問題,所以建議浦霞禪要「冷藏飲用」,足見對酒質的嚴格要求。

據悉浦霞禪初始設定是使用廣島酒米「八反錦」,雖然現在的浦霞禪改為以「兵庫山田錦」為主,但風味設定應該是非常接近的。

 

特級酒變一級酒?

有趣的插曲是浦霞禪竟然曾經自我降級,因為推出時價格設定在 1,500日圓(720ml),也是相當自傲的作品,所以選擇當時分級制度的「特級酒」呈報國稅廳,然而進行成本核算時發現竟然虧本!不得不把呈報等級改為「一級酒」,以稅差來貼補虧損以維持終端價格不變。後來是由於酒稅再度增加,在1990年時浦霞禪價格才調整為1,800日圓。

 

2023年是浦霞禪推出50週年紀念,圖片來源:浦霞

紮實的口碑行銷

據佐浦十二代所述,「浦霞禪」的銷售策略是以長期經營為方針,主打「精心釀造,用心銷售」、「喜歡酒的消費者,只要嘗試一次就會喜歡上的酒」。

其實浦霞禪推出的當年度僅賣出了2,000瓶左右,但由於浦霞禪的禪風設計在當時十分受到歡迎,許多人贈送禮品時都會使用浦霞禪,市場反應良好回購率也很高,所以在發售的第五年左右,銷售量就達到了2萬瓶並持續成長。

很難想像當時媒體管道並不如現在如此多元化,沒有網路,更沒有各式各樣的社群媒體,以口耳相傳的方式竟能夠達成如此高的銷售量,這大概就是「口碑行銷」的真義了吧!2023年是浦霞禪推出的50週年,期待這款實力堅強的吟釀先驅能夠再創高峰。

 

資料來源:佐浦茂雄「“浦霞禅” の誕生について」『日本醸造協会誌』第81巻第1号、日本醸造協会、1990年、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