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清酒擁有較高的旨味含量,自古以來便被視為理想的「食中酒」。圖片來源:PhotoAC

 

旨味(Umami),中文通常會稱為「鮮味」,與「酸、甜、苦、鹹」並列五種基本味覺之一。

旨味(鮮味)的發現可追溯至1908年,當時東京帝國大學的池田菊苗教授在昆布中發現了首個旨味成分——谷氨酸。

旨味主要可分為三類:胺基酸系(如昆布中的麩胺酸)、核酸系(如鰹魚乾中的肌苷酸和香菇中的鳥苷酸)以及有機酸系(如貝類中的琥珀酸)。

在清酒的釀造過程中,至少會利用兩種以上的微生物「酵母與麴菌」進行作用,並採用「並行複發酵」這種複雜的釀造方式,因此清酒中含有豐富的旨味成分。

清酒的旨味,主要是由「胺基酸、琥珀酸、核苷酸」等物質組成,也包括米分解後的產物等複雜的風味成分。也因此在國際上,清酒被公認為是一種富含旨味的酒精飲品。由於清酒擁有較高的旨味含量,自古以來便被視為理想的「食中酒」,與各種料理搭配的協調性極佳,同時也常作為調味料使用。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旨味具有加乘效果,當清酒中的胺基酸系與核酸系旨味成分相互結合時,能夠進一步提升風味的鮮美度,呈現出更為豐富的口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