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X Takashi Kei SAITO
當威金森氣泡水遇上細胞培養實驗!
前陣子在社群平台 X 上有一篇討論非常熱烈的文章,有一位帳號名為 Takashi Kei SAITO 的使用者分享,他用了威金森氣泡水來代替平日細胞實驗室使用的二氧化碳鋼瓶的CO2,並且成功培養細胞,引起一陣熱烈討論。
源自兵庫的威金森氣泡水
威金森氣泡水(Wilkinson Tansan)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氣泡水品牌之一,已有超過百年歷史。其起源可追溯至 1889 年,英國商人 John Clifford Wilkinson 在兵庫縣寶塚發現天然碳酸泉,並於 1904 年推出「Wilkinson Tansan」,自此成為日本氣泡水的代名詞之一。
威金森的最大特色在於「超強碳酸」,氣泡綿密而持久,入口時刺激感明顯,單喝清爽解渴,也特別適合作為調酒基底。與威士忌、燒酎或琴酒搭配,能製作清爽的 Mocktail。其零糖、零卡路里的特點,也符合現代消費者對健康飲品的需求。
目前威金森由三得利(Suntory)經營,產品線多元,廣泛出現在便利商店、超市與酒吧。威金森不僅是日常清涼飲品,更是日本居酒屋裡調製 Highball 的標準搭檔,被譽為「氣泡水的王者」。
當細胞實驗遇上威金森氣泡水
根據該討論串,在某個週五晚上,Saito實驗室裡的培養箱突然發生狀況 —— 用來維持細胞生長所需二氧化碳環境的CO₂鋼瓶居然空了!新的鋼瓶要等到週一才能送來,眼看著培養箱裡的細胞面臨滅頂之災。 Saito靈機一動,趕到校內超商買了一瓶 500mL的 威金森氣泡水,把瓶子搖一搖後打開直接放進培養箱裡。
事件時間線約莫是在週五晚上放入威金森氣泡水,接著渡過週末到週一早晨,週一上午時培養箱顯示 CO₂ 濃度僅 2.7%,這是個比理想值低的數字,不過培養液依舊維持在中性的橙色,和在理想值 5% CO₂ 下的狀態一樣。
好不容易等到新的二氧化碳鋼瓶送到實驗室接上,細胞依然成功存活,讓研究人員和學生們都鬆了一口氣。然而本次事件最令人驚奇的是,這款調酒常用的威金森氣泡水,竟然是本次實驗的救世主!
入口紮實的果香迷人,花冷品飲下帶有新鮮豐富如同蜜桃般的果香與多汁酸度
威金森氣泡水是如何拯救實驗的?
Saito 事後補充說明他的設定,培養箱容積約為43公升,而威金森的氣體溶存量約 為4.0GV(溶存氣體體積 / 液體體積),所以一瓶500mL 的氣泡水大約含有2公升CO₂。
換算後,培養箱內的濃度約可達到4.7%,與理想濃度5% 接近。考慮到開關培養箱門時會有氣體流失,他最後決定放入兩瓶。為避免污染,他將瓶身標籤撕掉,並用70%酒精擦拭消毒,再把瓶子放進培養箱裡,稍微鬆開瓶蓋,立刻關上箱門。
成熟鳳梨般的果香撲鼻而來
細胞實驗的後續發展
後續檢查發現,鋼瓶問題出在原先的減壓閥的墊圈損壞,造成氣體緩慢洩漏。更換墊圈後再經過管線漏氣測試,一切即恢復正常。
不過,非常有實驗精神的 Saito 先生又做了進一步實驗,他將威金森氣泡水瓶放進「氣密袋 + 濾嘴」再接到培養箱輸入口,可惜因壓力不足導致二氧化碳無法導入培養箱。Saito 也想到或許可以以乾冰作為二氧化碳來源!不過尚未有進一步實驗。
最終,在這個有趣的討論串裡, Saito 還是告訴網友一定要準備備用CO₂鋼瓶。若不得已使用氣泡水,先根據氣泡水的GV值與培養箱容積,計算可達濃度。瓶子要用酒精徹底消毒。在培養箱內「不要搖晃」,打開瓶蓋讓氣體緩慢釋放。
這只是一次緊急應變,並不建議作為日常操作,不過這個小插曲或許能為其他實驗帶來一些啟發。
微碳酸感,清新的水梨與瓜果香,擁有生詰的新鮮淡麗
研究室で培養中の細胞用の炭酸ガスが突然空っぽに!
でも金曜の夜なので新しいボンベは週明けでないと届かない!
全滅するぐらいなら、と大学の売店でウィルキンソンタンサン500mlを買い、インキュベータの中で開封、振って立てておきました。
月曜日…細胞は無事でした。ありがとうウィルキンソン! pic.twitter.com/6SvUXsQYiW— Takashi Kei SAITO (@Takashi_K_SAITO) March 24, 2019
責任編輯:詹玉凝
核稿編輯:陳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