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2 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政府間委員會決議將日本清酒、燒酎、泡盛等「傳統釀酒技術」(伝統的酒造り)登錄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此次UNESCO登錄不僅為日本酒帶來新的契機,無論是國內外市場擴展還是文化傳承,皆均具有深遠意義。同時,這也是日本第23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新成員:日本傳統釀酒技術
恭喜!乘載日本文化的「傳統釀酒技術」順利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日本政府自令和 3 年(2021 年)將「傳統釀酒技術」列為國內的無形文化財,並於 2022 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申請將其登錄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4 年,在南美洲巴拉圭舉行的 UNESCO 政府間委員會於當地時間 12 月 4 日(台灣時間 12 月 5 日凌晨 4 點左右)審議了日本提案的「傳統釀酒技術」(伝統的酒造り),並最終一致通過,正式將其列入無形文化遺產名錄。
「清酒被視為神聖的禮物,對日本的社交與文化活動至關重要。」日本駐 UNESCO 大使加納雄大(Takehiro Kano)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表示。
UNESCO 此本次的認可不僅鼓勵了製作高品質清酒的技藝知識,也表彰這項延續千年的傳統,這項在日本11世紀著名小說《源氏物語》中就曾登場,作為平安時代宮廷精緻生活中的首選飲料。
根據ABC News 報導,日本官方希望恢復清酒作為日本首要酒類飲品的形象,即使年輕一代的飲酒者已轉向進口葡萄酒或國產啤酒與威士忌。
加納大使在 UNESCO 會後表示:「這對日本和日本人民意義重大,」「這將有助於重新喚起對傳統清酒釀造的興趣。」
在東京,日本酒造組合中央會的理事宇都宮仁(Hitoshi Utsunomiya)表示:「我希望這也能成為日本人重新審視清酒、燒酎與泡盛的契機,因為這些是他們文化的精髓。我希望他們能嘗試一次,看看它的味道如何。」
日本首相石破茂(Shigeru Ishiba)發表祝賀聲明表示對傳統清酒釀造技術被列入遺產感到「欣喜」,並向致力於保存和推廣這一傳統的人士表示祝賀。
此外,日本酒造們也希望這次列入名錄能為該國的出口經濟帶來些許助力。目前,隨著日本料理興趣升溫,清酒在全球尤其是美國的人氣正與日俱增。
根據貿易數據,清酒出口額(主要至美國和中國)現已超過每年2.65億美元。
文化傳承的橋樑:傳統釀酒與環境的聯結
「傳統釀酒技術」(伝統的酒造り)是指由杜氏及釀酒職人們運用麴菌,結合多年經驗所發展出的釀造技術。
以穀物和水為主要原料,這種技術釀造出的酒類深深紮根於日本文化。藏人們精心運用麴菌將原料中的澱粉轉化為糖分,在釀造過程中仔細監控麴菌的生長環境,根據需要調整溫度與濕度,這些細緻的調整直接決定了釀造的品質。
日本各地也根據不同的氣候與自然條件,逐步傳承與發展這項傳統技術,形成了清酒、燒酎、泡盛等多種釀造工藝,展現出豐富的地域特色與釀造文化。
「酒」在日本重要的社會文化活動中,如:祭典、婚禮等,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傳統釀酒技術」正是支撐這些文化活動的核心技術之一。
本次在巴拉圭會議中,UNESCO 保護人類文化遺產委員會的成員投票認可了全球45項文化習俗與產品,比如巴西白乳酪、加勒比木薯麵包和巴勒斯坦橄欖油皂。
與UNESCO的世界遺產名錄不同,世界遺產名錄注重對人類重要的遺址(如埃及的吉薩金字塔),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則命名值得認可的文化產品與實踐。
參考資料:
-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sake-making with koji mold in Japan——UNESCO
- 「伝統的酒造り」のユネスコ無形文化遺産登録(代表一覧表記載)——日本文化廳
- 伝統的酒造りの世界——日本文化廳
- 日本の「伝統的酒造り」ユネスコの無形文化遺産 登録決定——NHK
- Japan’s famous sake joins UNESCO’s cultural heritage list, a boost to brewers and enthusiasts
*未成年請勿飲酒!
*禁止酒駕,理性飲酒!
責任編輯:郭宜蓁
核稿編輯: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