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真澄稱霸的七號酵母
提到長野縣的宮坂釀造,印象大都是七號酵母發祥地,七號的重要性在於它是二戰後首次被分離的協會釀酒酵母,卻但比較少提到真澄七號誕生的背景。
1945年是二戰結束的那一年,也是日本帝國主義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的那年,鑑評會因戰爭紛亂並未舉辦。
隔年1946年,比賽很快復辦,這年可以說是真澄元年,當時比賽的名稱叫做「全國代表清酒鑑評會」,據悉真澄推出的比賽銘柄在當時一舉拿下了三個獎項(註)。
山田正一博士
這件事驚動大藏省釀造研究所的山田正一博士,山田博士親自遠赴長野,並在真澄的酒造中發現了具有優良特性的酵母品種,把它命名為「協會酵母七號」。
很快的,七號酵母的香氣與釀造特性折服許多清酒釀造人,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是在80年後的今日,七號酵母仍然被全國60%的杜氏選用。
山田博士與台灣台北六號
值得一提的是山田博士曾經在1937年發表過一篇文章,是關於當時清酒釀造的研究方法,當時二戰甚至尚未開打,台灣仍在日本殖民時期,記載提到山田博士曾經把當時在台灣培育的的「台灣台北六號」列入酒造用米,當時被列入的米種包含北海道坊主、龜之尾、雄町、神力與山田穗等等。
現在被稱為酒米之王的山田錦甚至尚未被列入,或許在台灣培育的米種在清酒釀造的歷史上曾經被寄與深重的厚望,而百年後的我們,是不是有更多能做的事情?
註:新酒鑑評會當時評判方法與目前不同,詳情請見連結。
本文來自愛上日本酒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