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過漫漫疫情,在2024年消費市場終於開始復甦,餐飲通路酒類需求量逐漸回升,這似乎對日本酒市場是個好消息?
但也因為受到2019年以來新冠疫情的影響,日本酒瓶產量縮減,疫情期間甚至有玻璃製瓶廠停止製造,使得日本國內也正面對著酒瓶短缺的問題。
另一方面,隨著清酒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有越來越多人對清酒產生好奇,但因為清酒講求品質新鮮、酒質相對變化快,對於想要好奇淺嚐的消費者來說,購買最常見的四合瓶(720ml)甚至是一升瓶(1.8L)實在是負荷沈重。
再加上日本酒品牌眾多,每一種都令人躍躍欲試!在此前提下小容量裝的日本酒需求則越來越大。
這麼說來,雖然酒瓶正短缺著,但在小容量飲用的趨勢下,似乎能讓日本酒走出嶄新道路?
日本酒酒瓶短缺的現況
2019年「用於裝日本酒的瓶子」年度出貨量為6540萬瓶,但到了2022年已降至4653萬瓶。
根據ANNnewsCH的報導《日本酒の瓶不足で缶に切り替え 国内外で需要回復(2024年5月2日)》,前幾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日本酒需求下降,部分酒瓶製造商停止生產酒瓶,再加上日本酒出口量增加,使得能回收的瓶子也減少,這是造成酒瓶短缺的兩大原因。
近期,由於日本酒需求的回升,在酒瓶短缺的此刻,日本食品批發業巨頭「日本アクセス」也已經將部分日本酒從瓶裝轉為鋁罐裝進行銷售。而鋁罐的回收率超過90%,其他公司也很可能會效法此方式。
這一百年來的酒瓶歷史
容器是個大學問!根據日本酒造組合中央会發行的《一升びんガイドブック》,在玻璃酒瓶尚未普及的時代,日本酒是透過大容量的「酒樽」進行運輸。日本酒運送到零售店後,店員會以升為單位量酒(非現代公升)。
文件中指的升約莫180ml,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一合」
小賣店會將酒倒入「德利」販售給客人,這種德利可能是由客人自行攜帶,或是零售店借給顧客,也因為富人會購賣整樽的酒,而貧窮的百姓每天只有能力購買德利裝的酒,使得這種德利又被稱為「贫困德利」。
到了明治時代,隨著明治維新接受西化影響,酒造開始使用進口葡萄酒瓶,以及陶器的1.8升瓶等,日本酒的容器開始有了各種創新。
在1886年(明治19年)左右,為了少量出口到當時的朝鮮和上海,或作為博覽會的展覽品,酒造開始使用玻璃四合瓶(720ml)瓶裝的清酒,在1894年(明治27年),櫻正宗首次推出了四合瓶(720ml)裝的流通商品。
約莫在1901年(明治33年),日本出現了最早的玻璃「一升瓶」(1.8公升),並自昭和初期開始大量生產。
同時,由於樽裝和分裝銷售的模式具有混合雜質的品質風險,許多酒造都也開始使用玻璃瓶。
明治到昭和的瓶裝淘汰賽
當一升瓶與四合瓶出現後並非就此定江山,明治、大正到昭和初期還有一合瓶(180ml)、二合瓶(360 ml)、五合瓶(900ml)等尺寸容器出現,並現身於各家酒造的歷史文件紀錄中。
那為何後來是一升瓶跟四合瓶勝出呢?
根據白鹿釀造元「辰馬本家」的歷史文件記載,在昭和10年(1935年)左右四合瓶成為主流,在當時白鹿 300ml 的瓶子僅用於承裝生酒,這要因為新鮮的生酒需要一次喝完,這種「一次性」、「新鮮喝」的概念使得酒造能夠負擔這種小容量的成本。
然而這對批發商和零售商來說卻有點麻煩,需要處理大量的小瓶容器這種事,對通路來說會造成困難,由此可知當時可能因為經濟快速發展和勞動成本等原因,一合瓶和二合瓶逐漸被淘汰。
同時也因為四合瓶的容量最接近進口葡萄酒的規格(750ml),以及當時通過將四合瓶的價格定為一升瓶的1/2,以突顯一升瓶的經濟性而便於促銷,使得這兩種瓶裝最終獲得時代市場的青睞。
趨向小容量日本酒的未來?
然而近年來,隨著啤酒、RTD(Ready To Drink,意指即飲型低酒精飲料,如:罐裝調酒)等其他酒類市場的增長,日本酒消費量下降,為了滿足大眾需求,出現越來越多小容量的日本酒,像是小瓶裝 300ml、一合罐180ml的商品越來越多。
一升瓶消費量的下降
雖然一升瓶及四合罐仍是現在市面上流通的主流規格,但根據1.8L壜(びん)再利用事業者協議会(1.8L瓶再利用業者協議會)的統計,在過去20年間(2003年~2022年)一升瓶的使用量逐年減少,至2022年為止減少了約80%的使用量。
一升瓶不再被選擇的原因,可能原因包含:家戶人口的減少,和其他酒款的增長導致日本酒消費量下降。
此外,在2019年新冠疫情的肆虐下,由於日本政策規定限制餐廳提供酒,作為一升瓶主要銷售渠道的餐廳無法提供日本酒,使得日本酒消費量下降趨勢更加嚴重。
四合瓶在家飲用的困境
受上述政策影響,外食飲用日本酒量減少,雖然使得在家飲用的需求量上升,但是購買四合瓶在家飲用還是被認為容量太大,畢竟日本酒需要冷藏保存,在一般家庭的冷藏庫中要留有足夠空間擺放並不容易,若是無法一次喝完,還可能使得品質劣化。
對比在外點餐可以單點一杯,但購買家用四合瓶的日本酒,一次性買下四合的份量,對於不熟悉日本酒風味的人來說,可能也會更難做出決定。
面對海內外市場 小容量備受關注
根據上述對於使用一升瓶、四合瓶飲用日本酒的缺點,為了滿足大眾在家中飲酒的需求,各家酒造開始推出小容量的商品。期待藉由尺寸的優勢,讓世界各地的人都能更輕鬆自在地接觸日本酒,並愛上日本酒的美妙風味!
而近期最受關注的小容量規格是「罐裝」,在海外運送上,重量是影響運費的一大項目,相比同等容量的玻璃瓶,罐裝的重量只有玻璃瓶的十分之一。此外,罐裝不容易破碎、不受紫外線影響,也是在出口上的一大優勢。
然而,就像前面提過的,至今小容量規格仍因為儲藏運輸空間、人力成本的考量而不是酒造首選。雖然小容量在海外市場有其優勢,但也因應各國飲酒習慣,和對於日本酒的需求不同,小容量規格尚未普及,各家酒造仍在觀望中,不過小容量規格未來的發展動向的確值得關注!
延伸閱讀:你有喝過一合缶清酒嗎?— 罐裝塗層的秘密、清酒裝瓶的歷史
參考資料:
- 日本酒の瓶不足で缶に切り替え 国内外で需要回復(2024年5月2日)——ANNnewsCH
- なぜ今、小さい日本酒が求められているのか?:小容量化する日本酒 (1/2)
- 《一升びんガイドブック ~ 環 境に優しいリユース容 器 ~》——日本酒造組合中央会
- 1.8L壜利用及び回収に関する調査(2022(令和4)年度実績)集計結果概要——1.8L壜(びん)再利用事業者協議会
*未成年請勿飲酒!
*禁止酒駕,理性飲酒!
責任編輯:郭宜蓁
核稿編輯: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