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仕込み的燒酎酒母,教科書大概就寫到這裡;但還有一個隱藏在酒母中的東西,大概所有的課本都沒寫到這段,也歡迎去問不同的老師。

我們常聽到燒酎的酒母就是「一次仕込み」這樣的概說,然而在大家專注地討論日本酒酒母的時候,卻沒有人在聊燒酎的そやし水。

燒酎不使用酒母嗎?燒酎的酒母是什麼?以生酛還是速釀為主?優點缺點各為何?特色是什麼?很難被討論的理由為何?帶來什麼樣的風味?

燒酎的酒母是什麼?

燒酎的酒母是指在釀造過程中,利用「そやし水」、麹菌和水製成的發酵基質,這個基質為後續發酵提供了必要的乳酸、營養素和其他微生物。一般課本就寫到這裡,但細分來說還分為酒母的「そやし水」與「一次仕込み」用的酒母。

 

以生酛還是速釀為主?

燒酎的酒母一般不使用生酛或速釀二分法來區分,這兩種方法主要應用於日本酒的釀造,燒酎的酒母更多是使用老酒母來培養。但如果真的要強行定義,你可以把燒酎酒母想像成一個超長時間的生酛,其中最大的差別在於日本酒的酒母大多為單次使用,而燒酎的酒母則可分多次使用。

常見的作法是,如果是一整年都在生產的燒酎酒廠,在酒廠的深處可能可以找到好幾罈酒母;如果是季節性生產燒酎的酒廠,則可能會每批次培養酒母。

不論何種,通常這些酒母室也不會開放給外部人員參觀,甚至連標示都不會有,基本上外人是進不去這個空間。一般進入酒母室,除了要全身清潔之外,各酒廠規定稍有不同,但一般來說依據食品安全以及避免外部污染,需要落實進出管制登記,這部份也稍微

解釋了,為什麼酒廠不想把這部份公諸於世。

 

酒母生命的傳遞祕密:そやし水

最神秘的一部分在於,一般人對燒酎酒母的認知,在於單次生產單次使用,但祕密在於「そやし水」可以傳遞使用,也就是在一次仕込み培養好之後,將其中的そやし水取出用來培養下一批的酒母。

 

燒酎的酒母特性為何?

和日本酒酒母不同的是,這些酒母生成下そやし水的通常都已經含有酵母菌;然而其中因為酵母菌並非優勢菌種,同時也缺少足夠的糖份,因此そやし水中並不容易觀察到明顯的發酵。一旦將そやし水分到新酒母後,就會成為所謂的一次醪,此時開始進行醣化與發酵,便可以明顯觀察到發酵進行。

其優點在於,由於そやし水中含有高耐受性的酵母,能在高酒精度環境中生存,有助於在醪時產生高酒精濃度的燒酎。

另一個特性是,由於有使用麴米,這些そやし水中也已經包含部份的麴菌,甚至有些そやし水是混合麴,由於獨特風味讓不同種類的麴(如黑麴、白麴、黃麴)混合後能帶來獨特的風味特徵,例如有些標榜使用黑麴的燒酎卻能夠有明顯的果香和甜味。

 

相隨而來的缺點是,由於變因太多,そやし水的控制難度極高,由於燒酎釀造過程中使用的麴菌和酵母種類繁多,控制發酵過程變得複雜,容易出現不一致的品質。這對酒廠的技術要求也相對提高,不論是對麴菌和酵母的種類管理、溫度管理、時間管理上,都需要高度的技術知識和經驗,相對將提高生產難度和成本。

 

很難被討論的理由為何?

複雜性

燒酎的酒母與そやし水技術相對複雜,不同排列組合的麴菌和酵母組合,常形成複合麴菌與複合酵母,使其難以簡單描述;因此很多教科書,甚至日本國稅局,都把酒母製作歸類在「一仕込み」中,許多人在學習中就遺忘了這部份。

 

專業性

燒酎的製作過程通常是家族或地區秘傳,溫度、時間等技術經常不外傳,所以外界對其了解較少。當你詢問酒廠,他們可能很簡單跟你帶過「黑麴」,但實際上使用的可能已經是多種不同麴種以及不同酵母混合的結果。

 

文化差異

相比於廣泛宣傳和推廣的日本酒,燒酎的市場主要集中在日本國內,國際上的討論相對較少;對酒廠而言,既然是製程上的Know-How,也沒有必要在此多加著墨。

 

製程隨著原料變化

燒酎的世界中,還有一個最令人難以跨越的點,在於可以使用的原料比起日本酒多很多。燒酎不但可以使用多種麴菌、多種酵母,甚至可以混合米、芋、麥三種基礎原料,但在黑糖燒酎等世界又會因為甘蔗品種不同而有「混釀」1的概念在,光使用文字或資料來解釋,會產生許多盲點。

  • 註1:現今使用的甘蔗品種,從農林8号到31号、RK97-14、宮古1号等等,約莫有30種以上的品種,構成「混釀」與「風土」之說。

 

下次回來這主題,我們可以來聊聊什麼樣的條件產生的そやし水,會帶來何種風味?

 

原文出自 飛行釀酒師熊爸FB 命題3:關於燒酎酒母01

核稿編輯:郭宜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