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爸專欄】日本酒筆記 – 日本精釀酒類
Craft Sake Brewery Association 以機械手臂替代人工的示範工廠 2024-2026年的計畫之一是擴充某日本酒廠的設備,拉開現有酒廠的設計圖後,又有種回到當工程師的感覺。設備中採用許多電腦溫控,並且用許多機器手臂代替過去的人工,可預期成為一個降低人力成本的示範工廠。
Craft Sake Brewery Association 以機械手臂替代人工的示範工廠 2024-2026年的計畫之一是擴充某日本酒廠的設備,拉開現有酒廠的設計圖後,又有種回到當工程師的感覺。設備中採用許多電腦溫控,並且用許多機器手臂代替過去的人工,可預期成為一個降低人力成本的示範工廠。
熊爸工作筆記-酵母基因定序 DNA Sequencing與雙雜交系統Reverse Two-Hybrid System 上週在山梨縣主持的2023年莫瑞酵母年會中,有個有趣的議題可以寫在筆記中。
酸甜少女的赤色酵母 看到少女心的一系列,就可以想像今日的酒款都會是酸甜的滋味!不過資料查著查著,好像應該先講一下不好喝(?)的部分,所以決定先來分享一下這一兩年非常熱門的赤色酵母的由來吧!
浦霞 12號酵母 純米吟釀 香氣類似柑橘般清新舒爽,入口即感受到宜人而輕柔圓滑的酸度,乾淨的蒸米、麻糬調性回甘相輔相成,收尾乾淨俐落。
大家在看到酵母的編號時,應該會注意到有些酒款的酵母在原本的數字後面會多出「01」這樣的標示,像是圖片裡面的帝松就是使用K901,也就是協會酵母901。 這個01代表的是無泡版的九號酵母,那麼到底是怎麼做出無泡酵母的呢?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盛竹如語氣~)
燒酎的科學 麥燒酎的風味跟甜味哪裡來? 一樣是長長的文章XD,所以寫在前面先說一下結論 喜歡威士忌也喜歡麥燒酎?烷基呋喃是關鍵 麥燒酎的甜味跟風味跟威士忌很像(還沒過桶就有一樣的元素喔),這些甜味並不是醣類,此外麥燒比起其他的燒酎類多了烷基呋喃這樣化合物,所以為什麼麥燒有一些特殊的風味,特別的溫柔,有時候就是從這些分子而來。
ハクヨー五段製麴機 偶然發現「鳳凰美田」的小林酒造、「雨後之月」的相原酒造和「天上夢幻」的中勇酒造都在使用一部製麴神器—「ハクヨー五段製麴機」,很好奇這是什麼東西。原來它是製麴過程第二天「棚期間」取代傳統箱麴、蓋麴的機器,從「盛リ」、「仲仕事」到「仕舞い仕事」都由這部機器代勞,放進去的容器,可以選擇大吟釀用的3公分厚盛盒或是吟釀的4公分盛盒、普通用的5公分盛盒。
日本酒釀造研究-清酒釀造用水的重點與挑戰 水,是日本酒的根本。 出自:日本酒造組合中央会 「水的重要性」 水,是所有生命的基礎,水包容萬物,孕育森羅萬象的世界。 在嗜茶的東方世界,不匱乏特地上山扛水,只為泡上一壺好茶,深怕糟蹋了上好茶葉的茶人。 在西方的咖啡文化,沖泡的水質也是影響咖啡風味展現的重要因子。
台灣甘酒 台東三十號 基礎營養分析報告 雖然覺得對自己的製程環境控管以及麴種來源都有信心,但把自家甘酒送到第三方實驗室做營養分析,內心還是有點緊張的。 上週五收到Email,昨天終於收到實驗室寄來的紙本,基礎報告,主要是針對卡路里、蛋白質、脂肪組成、碳水化合物與五種糖分,以及含鈉量。
關於「夏酒」的歷史- ENG 不能去日本喝酒,只能把之前買回來的書再翻開來看看解饞。這本「日本の酒蔵」是由九州大學出版,介紹全日本酒藏建築歷史的書。內容分區介紹不同地理位置的酒造,在不同氣候條件下為了因應蒸米、製麴、釀酒等程序,在建築上作出不同的安排與設計,相當有趣的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