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雨專欄】淺談蒸米水分與澱粉老化
因為10/1的活動中,受到日本官方的支持而得以邀請到高橋博士來台,也感恩白飯笨蛋美少女整理了高橋博士的文章,這裡面正好有一篇讓我非常感興趣,在前一陣子準備的WSET考試中經常會問到如果白米吸水過多會有什麼影響,沒有想到其實已經有人針對蒸米吸水率與澱粉的老化做了非常詳細的研究。 (結論來說,蒸米的水分越高,老化越快越嚴重.zip) 圖片來源:雨雨提供
因為10/1的活動中,受到日本官方的支持而得以邀請到高橋博士來台,也感恩白飯笨蛋美少女整理了高橋博士的文章,這裡面正好有一篇讓我非常感興趣,在前一陣子準備的WSET考試中經常會問到如果白米吸水過多會有什麼影響,沒有想到其實已經有人針對蒸米吸水率與澱粉的老化做了非常詳細的研究。 (結論來說,蒸米的水分越高,老化越快越嚴重.zip) 圖片來源:雨雨提供
圖片來源:管爺提供 第三天的課程包含了「燒酎香味輪」、「燒酎酵母」、「粕取燒酎」、「亞洲白烈酒」以及「燒酎麴菌」五大主題,都是非常硬底子的課程,我簡單紀錄下每堂課的摘要,針對有興趣的主題,或許將來再另外找機會或邀請更專業的講師跟大家分享。
圖片來源:管爺提供 日本酒造組合中央會每年會從全球申請者中選拔12-14位學員,分別在2月開訓正規班(東京舊釀造試驗所)以及8月開訓燒酎高級班(鹿耳島大學)。我在2024年有幸進入正規班後,在今年8月也進入燒酎高級班,得以往更專業的燒酎領域學習。
圖片來源:日本酒初心者的不專業筆記 看著各種神佛都在學習,要趕快來好好看書了!!而這一次考試裡面,低溫發酵因為缺氮環境產生高級醇是一個產生吟釀香的重點,但是在我過去的學習中高級醇的生成應該要跟氨基酸含量成正相關,也就這樣特別研究了一下來跟大家分享吟釀酵母的特殊生成路徑。
(圖片來源:NRIB官網) 自2023-25以來,日本酒的原料「米」接二連三上漲,甚至出現短缺與搶購現象,這個現象的產生其實錯綜複雜,包含了日本自1970年代起至2018年為止的「減反制度」、日本近20年來的少子化現象、疫情後對日本傳統「村米制度」造成的衝擊,以及這三年「登熟期高溫」現象,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參考我過去所寫的文章。
圖片來源:OSA官方IG 如果是長期閱讀我文章的讀者應該不陌生,現今大部分的清酒賽事,除了日本官方鑑評會(包含全國新酒鑑評會、地方國稅局及各縣品評會)以20 ℃、日本燗酒大賽以45 ℃與55 ℃之外,絕大部分比賽係以10〜15 ℃作為評審酒溫。
前言 前日在文章中曾提到今年日本全國新酒鑑評會結果中,兵庫縣與愛知縣整體表現衰退,可能有許多主客觀因素,例如天候與收成狀況、優質酒米的確保、縣內酒造規模差距大以及當地酒造組合是否能扮演一個強而有力的領導角色等,但這也僅僅是我的推測。
前兩天看朋友分享了酵素劑的功能,這讓我產生了極大的好奇。說到酵素劑,第一會直覺聯想到「人工」、「破壞風味」、「不天然」這些標籤。但查了資料後,事實上它早就被默默使用在許多階段中,從發酵控制、糖化效率到甚至清澄處理,幫助酒造提升穩定度與效率。而它該不該用、怎麼用、用多少?這才是真正的學問。
5月21日是令和六年釀酒年度(2024年7月1日~2025年6月30日)日本全國新酒鑑評會公布入賞酒與金賞酒名單的日子。這幾年我一直關注這個擁有百年歷史,在日本釀酒界屬於最高榮譽比賽的得獎結果,從中觀察與分析後得到一些有趣的心得,也同步分享給有興趣的讀者們。
一年一度的全國新酒鑑評會結果在5月21日公布,對於客觀上的統計數據分析,可以參考我前幾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