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INION 作者專欄

【熊爸專欄】進修筆記01:IWSC評審制度

IWSC 號稱酒界的奧林匹亞大賽。圖片來源:飛行釀酒師熊爸   這次前往倫敦參加 IWSC 授獎典禮前,很榮幸有機會能夠參加 IWSC Judging Panel 的訓練;IWSC 號稱酒界的奧林匹亞大賽,烈酒界與ISC、SWSC、WWA並稱世界四大烈酒競賽,葡萄酒界則與IWC、SWSC並稱世界三大。 其賽期長達七個月,每款酒需要經過200多名的評審反覆品飲,而其中每一位評審每天最多的品飲數量竟然有限制:65品項,以確保味嗅覺不會麻痺!我聽到的時候真的覺得太人性化了!!! 但也因為這樣所以每一出賽光品項的報名費就高達250英鎊。  

By |2025-02-21T13:11:04+08:008 12 月, 2024|NEWS 燒酎, OPINION 作者專欄, 趣酒雜學|在〈【熊爸專欄】進修筆記01:IWSC評審制度〉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熊爸專欄】英國 Liv-ex 葡萄酒2024年10月份期貨指數

圖片來源:飛行釀酒師熊爸   念博班的時候由於需要跨校選修,所以當時選擇倫敦高等商校做交換,期貨在學科中很容易取得教授們的青睞,對他們來說葡萄酒世界中能夠賺大錢的莫過於這種期貨炒作,比較能夠拿高分、發論文;雖然心中沒有很喜歡這一塊,但剛好有機會所以這次也是抓緊時間趕快衝去 Liv-ex 上了兩堂課。  

By |2025-02-21T13:11:05+08:008 12 月, 2024|NEWS 葡萄酒, OPINION 作者專欄, 趣酒雜學|在〈【熊爸專欄】英國 Liv-ex 葡萄酒2024年10月份期貨指數〉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管爺專欄】從麥可波特的競爭策略看獺祭BLUE的誕生

「Dassai Blue」台灣發表會現場,圖左:櫻井一宏先生;圖右:管爺。圖片來源:管爺提供   2024年11月22日下午一點,時令進入小雪的台北飄著細雨,在台北車站館前路上一家名為「BLUE」的旅館大廳內,十幾名來自日本與台灣的工作人員,正緊鑼密鼓地準備著待會即將上場的「Dassai Blue」台灣發表會。 我推開門,笑臉迎來的是旭酒造(獺祭/Dassai)第四代掌門人,櫻井一宏(Sakurai, Kazuhiro)。  

By |2025-02-21T13:11:06+08:006 12 月, 2024|NEWS 日本酒, OPINION 作者專欄, 酒造藏元|在〈【管爺專欄】從麥可波特的競爭策略看獺祭BLUE的誕生〉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雨雨專欄】清酒的科學:清酒中的煙燻感與4-乙烯基愈創木酚(4-VG)

清酒中的4-乙烯基愈創木酚(4-VG) 前幾天被隨機考試喝到了一款有些煙燻感的酒款,這樣的風味非常有機會來自4-VG,實際上各個朋友對於這樣的風味評價不一,但是4-VG在標準的感官評鑑上確實是缺失項目,而在許多酒類中我們也能找到這樣的風味,雖然過去讀書會曾經學習過,但一下子職業病發作,想跟大家一起分享這個神秘的風味分子。

By |2025-02-21T13:11:06+08:0028 11 月, 2024|NEWS 日本酒, OPINION 作者專欄, 釀造研究|在〈【雨雨專欄】清酒的科學:清酒中的煙燻感與4-乙烯基愈創木酚(4-VG)〉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化學博士的清酒筆記:從實驗室到酒桌,聽雨雨談清酒燒酎的科學!

華文清酒圈裡有許多充滿熱情並且不吝於分享知識的人們,持續以自身專業的角度出發,在社群平台撰寫關於清酒、燒酎、泡盛、甚至是葡萄酒與威士忌的相關知識。 本台從數月前開始便非常榮幸邀請到這些學識淵博又幽默風趣的作者們來分享他們的觀點,第三位要介紹的是「雨雨」!

By |2025-02-21T13:13:19+08:0020 11 月, 2024|NEWS 日本酒, NEWS 燒酎, NEWS 葡萄酒, OPINION 作者專欄, 台灣在地, 本店活動|在〈化學博士的清酒筆記:從實驗室到酒桌,聽雨雨談清酒燒酎的科學!〉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科技業菁英投身成為日本酒專家——「管爺專欄」開啟!

華文清酒圈裡有許多充滿熱情並且不吝於分享知識的人們,持續以自身專業的角度出發,在社群平台撰寫關於清酒、燒酎、甚至是葡萄酒與威士忌的相關知識。 本台從數月前開始便非常榮幸邀請到這些學識淵博又幽默風趣的作者們來分享他們的觀點,第二位要介紹的是「管爺」!

By |2025-02-21T13:11:07+08:0014 11 月, 2024|NEWS 日本酒, NEWS 燒酎, OPINION 作者專欄, 台灣在地, 本店活動|在〈科技業菁英投身成為日本酒專家——「管爺專欄」開啟!〉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熊爸專欄】風土筆記:地瓜插苗法

日本的地瓜生長環境與條件上除了一年一穫之外,夏天有時候會有日照過強、溫度過高的問題。圖片來源:飛行釀酒師熊爸   和台灣亞熱帶海島型氣候大不同的是,日本的地瓜生長環境與條件上除了一年一穫之外,夏天有時候會有日照過強、溫度過高的問題;為了要減緩熱能過剩,地瓜農會利用海拔高度來換取溫差作為調節。

By |2025-02-21T13:11:08+08:0011 11 月, 2024|NEWS 燒酎, OPINION 作者專欄, 趣酒雜學, 釀造研究|在〈【熊爸專欄】風土筆記:地瓜插苗法〉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雨雨專欄】清酒中不同有機酸的酸度和風味表現

這一次的讀書會大量練習的酸度的判斷,完全就是一個磨練心志(嘴巴)的過程阿(遠目),所以今天想來分享一下今日的練習內容,以及文獻上各種酸的酸度和風味表現。 首先這裡根據兩篇文獻資料,詳細比較了不同有機酸的酸味強度、風味表現及飲用溫度對酸味的影響,並提供具體數據與說明。

By |2025-02-21T13:11:08+08:009 11 月, 2024|NEWS 日本酒, OPINION 作者專欄, 趣酒雜學|在〈【雨雨專欄】清酒中不同有機酸的酸度和風味表現〉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熊爸專欄】蘋果酒筆記:關於起泡與否的糾結

11月的進修行程中,有五天要去諾曼第與布列塔尼實習蘋果酒,這幾天都在惡補蘋果苗場、製程相關的法文單字,還有蘋果酒的品飲法。

By |2025-02-21T13:11:09+08:009 11 月, 2024|OPINION 作者專欄, 趣酒雜學, 釀造研究|在〈【熊爸專欄】蘋果酒筆記:關於起泡與否的糾結〉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熊爸專欄】關於麴菌02:黑麴菌家族的菌株特性與6種麴菌的比較

酒廠不想說的,或者問不到的麴菌家族故事,讓我們來一一解開神秘面紗。 黑麴菌(Aspergillus Niger)因其卓越的檸檬酸和酵素生產能力,在工業生物技術中佔有重要地位。然而近期的研究指出,部分原被認為是黑麴菌的工業菌株,實際上應被重新歸類為沖繩麴菌(Aspergillus Luchuensis),這論點在實際操作上其實並沒有太大影響,只是在文化背景上有點搶奪了燒酎原本黑麴菌的地位。

By |2025-02-21T13:11:10+08:0031 10 月, 2024|NEWS 燒酎, OPINION 作者專欄, 趣酒雜學, 釀造研究|在〈【熊爸專欄】關於麴菌02:黑麴菌家族的菌株特性與6種麴菌的比較〉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