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雨專欄】清酒的科學 赤色酵母小檔案
酸甜少女的赤色酵母 看到少女心的一系列,就可以想像今日的酒款都會是酸甜的滋味!不過資料查著查著,好像應該先講一下不好喝(?)的部分,所以決定先來分享一下這一兩年非常熱門的赤色酵母的由來吧!
酸甜少女的赤色酵母 看到少女心的一系列,就可以想像今日的酒款都會是酸甜的滋味!不過資料查著查著,好像應該先講一下不好喝(?)的部分,所以決定先來分享一下這一兩年非常熱門的赤色酵母的由來吧!
大家在看到酵母的編號時,應該會注意到有些酒款的酵母在原本的數字後面會多出「01」這樣的標示,像是圖片裡面的帝松就是使用K901,也就是協會酵母901。 這個01代表的是無泡版的九號酵母,那麼到底是怎麼做出無泡酵母的呢?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盛竹如語氣~)
燒酎的科學 麥燒酎的風味跟甜味哪裡來? 一樣是長長的文章XD,所以寫在前面先說一下結論 喜歡威士忌也喜歡麥燒酎?烷基呋喃是關鍵 麥燒酎的甜味跟風味跟威士忌很像(還沒過桶就有一樣的元素喔),這些甜味並不是醣類,此外麥燒比起其他的燒酎類多了烷基呋喃這樣化合物,所以為什麼麥燒有一些特殊的風味,特別的溫柔,有時候就是從這些分子而來。
ハクヨー五段製麴機 偶然發現「鳳凰美田」的小林酒造、「雨後之月」的相原酒造和「天上夢幻」的中勇酒造都在使用一部製麴神器—「ハクヨー五段製麴機」,很好奇這是什麼東西。原來它是製麴過程第二天「棚期間」取代傳統箱麴、蓋麴的機器,從「盛リ」、「仲仕事」到「仕舞い仕事」都由這部機器代勞,放進去的容器,可以選擇大吟釀用的3公分厚盛盒或是吟釀的4公分盛盒、普通用的5公分盛盒。
圖片來源:Foodie 貓的讀酒筆記 酒林?杉玉?傻傻分不清 有沒有注意過,有些賣酒的地方會在屋簷邊掛著一綑松葉。我們常在酒造或酒店門口見到的「酒林」(杉玉)都是圓球狀的,但這種捆成束狀的「酒林」,可是比「杉玉」還要古老的版本。
編按:接續前篇【雨雨專欄】清酒的科學 熟成的味道(一) 其實原來非常猶豫要不要寫這個部分,因為看了真的會睡著拉! 但是要了解同樣的酒在不同情況下為什麼風味會完全不同,似乎還是需要稍微了解一下化學背景,那另外讓我感到興趣的是,風味和顏色似乎並不是同時產生的,因此稍微研究了一下梅納反應的過程,建議可以看最後的結論就好^^”
圖片來源:SSI 從上一次的文章(編按:請參閱【雨雨專欄】清酒的科學 發酵工藝,清酒香氣與風味從何而來?)中我們知道,基本上各類化合物,尤其是揮發性化合物會對清酒風味產生的影響,那最近因為是秋酒的季節,冷卸酒因為存放後所以味道會更加的豐厚圓潤。 稍微認識清酒的朋友一定記得清酒的四大分類,熟成酒一直是裡面一個特殊的存在,總是讓人不知道討厭或是喜歡。但時間造成的酒質改變確實是十分驚人的。
圖片來源:photoAC 因為喝到了三種酵母還有不同麴菌的釀造表現,所以實在太好奇到底是這麼造成這些有趣的風味,也因為工作關係所以對味道的科學和釀造的代謝物非常感興趣(紅酒和蜂蜜其實都有資料庫,不知道清酒是不是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