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年的努力,成功復育的在來品種「肥後香子」
✨製造日期 2025,01,一年兩產
經過三年的努力,成功復育的在來品種「肥後香子」,正如其名,擁有濃郁的米香。蒸煮時,其高雅的香氣甚至能飄散至鄰近住家。與其說這款日本酒的香氣來自酵母,不如說是來自米本身的特徵,餘韻悠長,讓人想要探索與食物搭配的新可能,堪稱獨一無二的日本酒。
關於香子(かばしこ)
以享保年間傳播至九州各地的古代米「香子」釀造的日本酒。「肥後香子」是在三年的時間內,從僅存的40顆稻穀中成功復育的在來品種。其歷史比誕生於天保年間的「穗增」更為久遠,曾作為高級米而廣為人知。
關於「產土」的意義
「產土」是日本自古流傳下來的詞語,原意是出生地和土地的神靈。對於花之香酒造來說,「產土」是指發揮產地氣候與土壤的獨特性以及可能性,運用清酒釀造技法,以感恩之心來打造出最好的清酒。
產土的設計是由古波斯的佩斯利(Paisley)旋渦腰果花紋組成,產土的羅馬字(Ubusuna) 以燙金銅色的文字嵌在圖案中,具有神秘的魅力。
關於「花之香酒造」
花之香酒造成立於1902年,是一家位於熊本縣玉名郡和水町山區的小型清酒酒造。創業初期只生產清酒,後來開始蒸餾燒酎,然而當燒酎熱潮終結時酒造曾陷入危機。
流經酒造的菊池川,因具有2000年的稻米栽培歷史,而被指定為日本遺產。這也是花之香作品的特色,使用菊池川流域的稻米釀造。
2014年,酒造第6代繼承人神田清隆接手家族酒造後,與幾名蔵人到「獺祭」的旭酒造見習,並逐步改善設備,打造出香氣四溢、乾淨透明的清酒,贏得了「花之香」的美譽。
目前的花之香以產土(Ubusuna)作為釀造核心概念,包括了六大方向:地、米、水、祈、導及環。並延伸出農釀12位階的分類方式,將土地元素與文化精神融入花之香,創造生生不息的循環。
延伸閱讀:花之香「產土」與土地共生的對話:十二農釀詮釋熊本的獨特風土
產地 |
日本 熊本縣 |
酒廠 |
花之香酒造 |
分類 |
釀造酒、純米酒 |
原料 |
香子,菊池川流域產米/無農藥/無肥料/生酛釀造 |
容量 |
720ml |
酒精度 |
13度 |
精米步合 |
55% |
麴種/酵母 |
-/- |
日本酒度/酸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