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造研究

從近期誕生的1901號酵母,淺談協會酵母的演進(下)

圖片來源:日本釀造協會   上一篇文章,我們從戰前1~6號酵母聊到戰後熱門酵母。協會酵母從1號到1801號都有,最近還出現了1901號,協會酵母近年來的發展,且聽我娓娓道來。 目前,日本釀造協會提供給清酒釀造使用的協會酵母包含有: 6號&601號 7號&701號 9號&901號&KT901號 10號&1001號 11號&1101號 14號&1401號 1501號 1601號 1701號 1801號 1901號 此外,還有「蘋果酸高生産性酵母」和「赤色酵母」 標記「01」的含義,有泡酵母與無泡酵母的差別 關於協會酵母,像是9號和901號,7號和701號,即使首位號碼相同,也能分作兩種類型。後面有標記「01」指的是在酵母發酵過程產生較少氣泡的低泡類型,被稱為「無泡酵母」。   原先清酒酵母在發酵時會產生大量氣泡被視為理所當然,後來才開發出低泡型酵母。   在過往的日本清酒釀製過程中,當發酵越活躍,所產生的氣泡也逐漸增加,可能會造成溢出的現象,使得酒槽變得髒亂不衛生,也可能使酵母流失,因此需要透過人工或機械來消除氣泡。 而使用低泡的酵母可以省去消除氣泡作業,同時因為較少氣泡產生,可以將酒槽裝滿至最大容量,提升釀製效率,這也是越來越多酒造選擇使用「無泡酵母」的原因。然而,有些酒造仍堅持使用會產生大量氣泡的酵母,因為能藉由觀察氣泡的變化,了解醪的狀態。   延伸閱讀:【雨雨專欄】清酒的科學 無泡酵母的發展與科學   人氣極高的1801號酵母 再來我們拉回正題,說到近年來協會酵母的發展,隨著大眾對吟釀酒需求的增加,許多酒造也開始提出「希望有更多能產生吟釀香氣酵母」的需求。 日本釀造協會為了回應此需求,分別在平成4年(1992年)推出了1601號酵母,平成14年(2001年)推出了1701酵母。此外,經過改良的1801號酵母自平成18年(2006年)開始頒布。 1801號酵母所受的評價非常高,日本各地的酒造都紛紛使用1801號參加全國新酒評鑑大會,並藉此酵母獲得金賞。現在,1801號也成為大吟釀酒的主要酵母,展現了壓倒性的存在感!   雨後之月 大吟釀 金賞受賞 廣島縣排名第一位酒廠雨後之月,以全量大吟釀等級釀造法製酒,目前已經連續12年(2011~2023)榮獲全國新酒鑑評會金賞,全日本僅不到5家酒廠有此殊榮。 本款使用K9+K1801酵母,淡雅柔和的蘋果香氣,澄澈清甜的酒質,優雅滑順的口感堆疊,呈現清酒最極致的完美比例。   健康需求下催生的最新酵母「1901號」 「尿素非生産性1901号(KArg1901)」是日本釀造協會於2014年開發的最新酵母之一。基於日本清酒正受到全球關注,出口量也在急速增加。 然而,在所有發酵食品中自然存在的「氨基甲酸乙酯」,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列為可能致癌物質。氨基甲酸乙酯是由尿素與酒精反應所產生的物質,而過往的酵母在釀造過程中會產生尿素,這使得清酒中含有微量的氨基甲酸乙酯。 儘管清酒帶有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雖然極微量,但隨著國際上的規制越來越嚴格,有可能使帶有氨基甲酸乙酯的清酒被排除在某些市場之外。   1986年加拿大率先建立酒類中氨基甲酸乙酯之限量標準,如美國針對葡萄酒及強化葡萄酒限量標準分別為15 ng/mL及60 ng/mL,法國則針對蒸餾酒及水果白蘭地限量標準為150 ng/mL及1000ng/mL,德國於水果白蘭地限量標準為800 ng/mL,及韓國於葡萄酒限量標準為30

By |2024-04-09T08:47:05+08:005 4 月, 2024|趣酒雜學, 釀造研究, NEWS 日本酒|在〈從近期誕生的1901號酵母,淺談協會酵母的演進(下)〉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維持日本清酒品質的穩定,淺談協會酵母的發展沿革(上)

目前開放販售的協會酵母,圖片來源:日本醸造協会 這次要跟大家介紹的是日本釀酒協會提供給日本酒造的「協會酵母」。在日本酒的釀製過程中,會藉由米麴將米所含有的澱粉轉換為糖分,再由酵母負責將糖分轉換成酒精。 然而,釀造日本酒的酵母該如何獲得?有些酒造會自行培養並使用,有些酵母來自於大學研究開發(例如:東農大玫瑰花酵母PM-1),或來自各地釀造試驗所研究開發(例如:宮城酵母),有些酒造則會選擇使用日本釀造協會提供的「協會酵母」。 究竟協會酵母有什麼特別之處?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By |2024-10-09T11:02:03+08:005 4 月, 2024|趣酒雜學, 釀造研究, NEWS 日本酒|在〈維持日本清酒品質的穩定,淺談協會酵母的發展沿革(上)〉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爲什麼有的鮮榨(しぼりたで)帶著薄濁,有的卻相當澄清呢?還有薄濁稱為滓絡み?

鮮搾酒(しぼりたで),也常有人用初榨酒(はつしぼり)來稱呼,名詞的意義包含了「新酒」與「壓榨後快速裝瓶」,前者是指冬季使用當年度新米所釀出的作品,後者是強調直接裝瓶保留酒體新鮮感的意思。 像是「直汲」、「槽搾」也有壓榨後快速裝瓶的意思,但就沒有新酒的含義,大部分的鮮榨酒都是生原酒。

By |2024-12-17T23:45:43+08:0028 2 月, 2024|趣酒雜學, 釀造研究, NEWS 日本酒|在〈爲什麼有的鮮榨(しぼりたで)帶著薄濁,有的卻相當澄清呢?還有薄濁稱為滓絡み?〉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雨雨專欄】清酒的科學 懸浮物不能喝?分析火落菌與蛋白混濁

帶有漂浮物的酒,就不能喝了嗎?圖片來源:photoAC   最近正巧喝到了一隻帶有漂浮物的酒款,忽然發現到並不是所有的懸浮物都和火落菌有關,並且在過去的研究中,其實已經有許多文章比較了火落菌與蛋白質混濁這兩種現象,因此整理出大家分享。(可能還其他原因,但今天就先比較這兩種吧)  

By |2025-02-21T13:12:51+08:0031 1 月, 2024|趣酒雜學, 釀造研究, NEWS 日本酒, OPINION 作者專欄|在〈【雨雨專欄】清酒的科學 懸浮物不能喝?分析火落菌與蛋白混濁〉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熊爸專欄】日本酒筆記 – 日本精釀酒類

Craft Sake Brewery Association   以機械手臂替代人工的示範工廠 2024-2026年的計畫之一是擴充某日本酒廠的設備,拉開現有酒廠的設計圖後,又有種回到當工程師的感覺。設備中採用許多電腦溫控,並且用許多機器手臂代替過去的人工,可預期成為一個降低人力成本的示範工廠。

By |2025-02-21T13:12:53+08:0027 12 月, 2023|趣酒雜學, 釀造研究, NEWS 日本酒, OPINION 作者專欄|在〈【熊爸專欄】日本酒筆記 – 日本精釀酒類〉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熊爸專欄】工作筆記-酵母基因定序 DNA Sequencing與雙雜交系統Reverse Two-Hybrid System

熊爸工作筆記-酵母基因定序 DNA Sequencing與雙雜交系統Reverse Two-Hybrid System 上週在山梨縣主持的2023年莫瑞酵母年會中,有個有趣的議題可以寫在筆記中。

By |2025-02-21T13:13:11+08:0022 11 月, 2023|釀造研究, NEWS 日本酒, NEWS 葡萄酒, OPINION 作者專欄|在〈【熊爸專欄】工作筆記-酵母基因定序 DNA Sequencing與雙雜交系統Reverse Two-Hybrid System〉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雨雨專欄】清酒的科學 赤色酵母小檔案

酸甜少女的赤色酵母 看到少女心的一系列,就可以想像今日的酒款都會是酸甜的滋味!不過資料查著查著,好像應該先講一下不好喝(?)的部分,所以決定先來分享一下這一兩年非常熱門的赤色酵母的由來吧!

By |2025-02-21T13:13:11+08:0021 11 月, 2023|趣酒雜學, 釀造研究, NEWS 日本酒, OPINION 作者專欄|在〈【雨雨專欄】清酒的科學 赤色酵母小檔案〉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浦霞、平野佐五郎與12号酵母

浦霞 12號酵母 純米吟釀 香氣類似柑橘般清新舒爽,入口即感受到宜人而輕柔圓滑的酸度,乾淨的蒸米、麻糬調性回甘相輔相成,收尾乾淨俐落。

By |2024-12-21T19:26:58+08:0020 10 月, 2023|酒造藏元, 釀造研究, NEWS 日本酒|在〈浦霞、平野佐五郎與12号酵母〉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雨雨專欄】清酒的科學 無泡酵母的發展與科學

大家在看到酵母的編號時,應該會注意到有些酒款的酵母在原本的數字後面會多出「01」這樣的標示,像是圖片裡面的帝松就是使用K901,也就是協會酵母901。 這個01代表的是無泡版的九號酵母,那麼到底是怎麼做出無泡酵母的呢?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盛竹如語氣~)

By |2025-02-21T13:13:12+08:0013 10 月, 2023|釀造研究, NEWS 日本酒, OPINION 作者專欄|在〈【雨雨專欄】清酒的科學 無泡酵母的發展與科學〉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雨雨專欄】燒酎的科學 麥燒酎的風味跟甜味哪裡來?

燒酎的科學 麥燒酎的風味跟甜味哪裡來? 一樣是長長的文章XD,所以寫在前面先說一下結論 喜歡威士忌也喜歡麥燒酎?烷基呋喃是關鍵 麥燒酎的甜味跟風味跟威士忌很像(還沒過桶就有一樣的元素喔),這些甜味並不是醣類,此外麥燒比起其他的燒酎類多了烷基呋喃這樣化合物,所以為什麼麥燒有一些特殊的風味,特別的溫柔,有時候就是從這些分子而來。

By |2025-02-21T13:13:13+08:0013 10 月, 2023|釀造研究, NEWS 燒酎, OPINION 作者專欄|在〈【雨雨專欄】燒酎的科學 麥燒酎的風味跟甜味哪裡來?〉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