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爸專欄】關於酒的命題7:實際採購木桶時,需要注意的事情
實際採購木桶時你需要注意的事情。 在橡木桶的世界中,大概至少聽過「新桶」、「中古桶」的差別;對於新桶規格比較容易理解,大致分成容量、樹種、木材年份、烘烤、碳化來區分,
實際採購木桶時你需要注意的事情。 在橡木桶的世界中,大概至少聽過「新桶」、「中古桶」的差別;對於新桶規格比較容易理解,大致分成容量、樹種、木材年份、烘烤、碳化來區分,
木桶規格的差異會對風味產生何種影響?First fill 與Seasoning對於酒桶的差異為何?常見的日本酒桶、燒酎桶、葡萄酒桶、威士忌桶的差異是什麼?同為雪莉桶為何價差可以到4倍?烘桶與烤桶的差異是什麼?又分別會對酒的風味造成何種影響? 我們常常講酵母、講發酵、講醣化,在追求製程變化的同時,也常會遇到給予香氣中最大的變因:「過桶」。
九月開始是釀酒師們到處跑來跑去的季節,特別是如果跨不同酒類,就會在短短兩三個月中累積不少的機票里程;今年山梨縣的釀酒排程極滿,我們酒廠贏得Japan Wine Competition 2024中國際品種粉紅酒的銀獎與改良品種MBA的銅獎後,接受委託的案件一下子增加很多;為了縮短釀造排程,以及活用人員利用率,今年的釀造期我們僅可能地塞在兩個月以內完成。
除了常減壓外,蒸餾器種類與加熱方式對風味產生的差異為何?直火、電熱、水蒸氣加熱的原理為何?給予風味的差異又是什麼?操作上有何變化方式改變風味?
烈酒如燒酎與威士忌的酵母有哪些?其特性與釀造用如日本酒酵母的比較是什麼?吃糖的速度和其他烈酒酵母比較起來為何?除了常見的9大酵母之外,還有哪些酵母菌種適合使用?為什麼?現在流行的發酵趨勢為何?
「135支酒,必須在3小時內寫完所有評論。」站在評審台的有12位評審,其中以松崎老師為首,分別和我們解釋評分要點。 「等等是自由品飲方式,依照評分表上的評比,我們要替非日本人的外國人,選擇他們容易購買的品項,」在講解評分方式後,大家就陷入了安靜。
「來吧,接受品飲的爆擊!」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今天的慘況,可以說7小時高強度的品飲讓靈魂到骨頭都浸泡在葡萄酒裡頭了。
Japan Wine Challenge Judging Guidelines 紀實 (本訓練課程以及評論全程使用英文) 集結日本各地的葡萄酒講師來當評審,然後請了三位MW來坐鎮,評審前4小時的味嗅覺校正。
在一次仕込み的燒酎酒母,教科書大概就寫到這裡;但還有一個隱藏在酒母中的東西,大概所有的課本都沒寫到這段,也歡迎去問不同的老師。 我們常聽到燒酎的酒母就是「一次仕込み」這樣的概說,然而在大家專注地討論日本酒酒母的時候,卻沒有人在聊燒酎的そやし水。 燒酎不使用酒母嗎?燒酎的酒母是什麼?以生酛還是速釀為主?優點缺點各為何?特色是什麼?很難被討論的理由為何?帶來什麼樣的風味?
講到日本酒的過濾,你是不是想到課本上說的,要使用活性碳才能叫做過濾?課本定義了部份的「過濾」定義,但對於細節上就沒有繼續寫下去了。如果還使用「過濾」來定義,這樣的二分法很容易就忽略了過濾前後對酒對顏色、風味、口感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