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爸專欄】關於酒的命題2:關於過濾01
講到日本酒的過濾,你是不是想到課本上說的,要使用活性碳才能叫做過濾?課本定義了部份的「過濾」定義,但對於細節上就沒有繼續寫下去了。如果還使用「過濾」來定義,這樣的二分法很容易就忽略了過濾前後對酒對顏色、風味、口感的改變。
講到日本酒的過濾,你是不是想到課本上說的,要使用活性碳才能叫做過濾?課本定義了部份的「過濾」定義,但對於細節上就沒有繼續寫下去了。如果還使用「過濾」來定義,這樣的二分法很容易就忽略了過濾前後對酒對顏色、風味、口感的改變。
炎炎夏日,來一杯季節限定的日本酒,不僅消除夏日的酷熱,更是聚會搭餐的好選擇!夏酒以其清爽的風味、輕盈的口感和微妙的香氣,成為炎夏中的絕佳選擇。 無論是在午後的陽光下,還是在晚風徐徐吹來的夜晚,啜飲一杯沁涼的夏酒,都能夠讓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清爽與愜意。這個夏天,讓我們一同舉杯,共享這份清涼饗宴!
華文清酒圈裡有許多充滿熱情並且不吝於分享知識的人們,持續以自身專業的角度出發,在社群平台撰寫關於清酒、燒酎、甚至是葡萄酒與威士忌的相關知識。 本台從數月前開始便非常榮幸邀請到這些學識淵博又幽默風趣的作者們來分享他們的觀點,第一位要介紹的是「熊爸」!
日本酒與本格燒酎中,麴菌與其亞種的差異?大概所有市面上的教科書都寫了黑白黃三種麴種,簡述了各種麴會帶來什麼風味等;接著用引導式的寫法讓大家把注意力放在酵母上,所以很多酒廠會在酵母菌上面大做文章。 當然酵母菌會給風味帶來許多影響,但不知不覺教育消費者的比重開始偏頗,甚至用三分法來評論麴菌,因此可能常聽到有人說「這支酒是黑麴菌製作的,所以有很高的檸檬酸。」但卻忽略了這黑麴是哪一種黑麴與其更多的細節?
2024年班受訓日記第三日 日本國家清酒及燒酎學院 Day3 (Japan Sake and Shochu Academy)2024年班受訓日記。 日本酒釀造酵母 今天上午的課程係由日本釀造協會研究室長中原克己老師講授「酵母」。
2024年班受訓日記第二日 日本國家清酒及燒酎學院 Day2 (Japan Sake and Shochu Academy)2024年班受訓日記。 矢部規矩治博士銅像 圖片來源:管爺 今天上課之前,特地到校園中的矢部規矩治博士銅像前照相,
以往的日本酒造曾屬於「女性禁制」的領域,基本上女性幾乎無法接觸到釀造的過程,甚至還有些酒造會規定女性不得進入酒造特定範圍內。 然而隨著時代演進,在教育面、法規面、社會責任面等各方性別平權意識的提升,有越來越多女性願意進入酒類相關產業,同時一肩扛起釀造與經營的責任。 政府機構也不例外,日本國稅廳有一個專門研究和鑑定酒類的部門稱為「酒類總合研究所」,這是個擁有118年悠久歷史的機構,是日本目前唯一國家酒類研究機構,而它也在近年突破性別的束縛,在2016年出現首位女性理事長—後藤奈美女士。 圖片來源:廣島大學
2024年班受訓日記第一日 日本國家清酒及燒酎學院 Day1 (Japan Sake and Shochu Academy)2024年班受訓日記。 圖片來源:管爺 國際化的研修課程 JSSA是由日本國稅廳、酒造組合中央會、酒類総合研究所、釀造協會等官方機構,
圖片來源:飛行釀酒師熊爸FB 紅東芋,在台灣又稱作栗子地瓜,長年在南台灣一帶栽種,非常適應炎熱氣候。特別在長日照的地區,會發展出香甜口感,紅皮黃肉,低緯度較適合鮮食。 但把這樣的地瓜拉到高緯度地區栽種,由於生長期拉長,所以香氣濃縮程度明顯增加,會帶出類似榛果、香草、焦糖與柑橘的香氣。當然,這樣的酒款生產量一定不會太大,像王手門每年最高只能生產到160石,也就是28,800公升,大概就是40,000瓶720ml的產量。 只是好景不常,基腐病(もとぐされびょう)的肆虐之下,地瓜農目前比較著重在搶救黃白地瓜,紅地瓜系列就被排在比較後面的栽種名單中。
JSS Academy 日本國家清酒暨燒酎學院課程分享會 (Japan Sake & Shochu Academy) 您是日本酒燒酎相關業界人士嗎?或是對進入清酒業界有興趣?那必不能錯過本次分享會。 日本國家清酒暨燒酎學院 日本國家清酒暨燒酎學院(Japan Sake & Shochu Academy)是日本官方機構目前唯一舉辦的最高清酒學府。每年從來自世界各地上百名申請者中,挑選10-12位學員,在日本舊釀造實驗所(日本酒類總合研究所前身)校園進行五天五夜的集中培訓。